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杜祥琬:能源转型不是负担,而是机遇,是26万亿美元大市场

  2019-01-23 15:17:4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国内能源转型新形势,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正面临重大挑战和重大机遇,必须立足我国资源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明确战略目标,统筹全局,因势利导,推动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1月12日,2018中国能源企业创新力榜单发布会暨能源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新疆大厦召开。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中国能源的发展与转型”的主旨演讲。

 

他认为,虽然我国的能源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有效成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继续解决经济、技术、政策、投融资等多方面难题。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将杜祥琬院士的发言编辑如下(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以供读者阅读:

 

我国能源的快速增长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结构有所改善,用能效率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的能源结构仍未发生根本性革命,能效差距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产业偏重、能效偏低、结构高碳带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使环境问题日趋尖锐,推动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能源革命的崛起。

高质量发展呼唤能源转型

 

在电力系统里,火电的位置非常重要。那么,煤电每一个千瓦时的发电消耗多少煤炭呢?在1978年,每发1千瓦时的电能平均耗煤471克,到2017年,全国燃煤电厂的平均煤耗降至309克/千瓦时,做得最好的电厂可低至266克/千瓦时,实际上,自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强度已下降80%,能效提高5倍左右,可以说,随着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能源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主要的支点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外延扩张型的平面发展,走向立体式发展。各种生产力要素的变化,促使我国潜在增长率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左右的同时,年能耗增长率也在1%-3%不等。因此,我国的能源产业不应再去追求不符合经济规律的高增长,而是应该向绿色低碳化转变。改善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前位,更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新型发展要靠新的动力、新的增长点就要靠创新驱动,包括科技的创新、管理创新、产业模式创新、金融创新等等。

新时代能源转型的主要途径:

 

(1) 优化能源结构。在新常态的机遇下,能耗增量可通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低碳能源的增长来满足,同时也可提高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

 

(2) 改变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西部发展经济和电力负荷,在中东部供给侧发展能源,把中东部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开发出来。也就是说,优化我国能源的空间格局,把西电东送等“远方来”的能源和自己“身边来”的能源相结合。

 

(3)  解决与能源有关的三大城市病——雾霾、堵车、垃圾围城。由此实施城市能源革命,实现智慧化、低碳化发展。同时,解决农村能源形态落后的三大问题,即散煤替代、原始形态利用生物质及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综上所述,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是什么?是要改善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培育新的动能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几个需求都要求企业要将“提质增效”作为转型。其中,政策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是中国能源的核心也是能源供给侧改革的特征。

 

在中国,节能提效是能源战略之首。这一点在过去2015年已取得很大进步,能源强度下降了30%,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效提高了19%。但也要看到,我国的能源强度仍然偏高,目前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是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倍。将来的目标是2020年比2015年再降15%,2030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5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靠什么来节能提效?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高耗能产业占比不应持续扩张,建设型能耗中的浪费应该减少,还要抑制产能过剩导致的系统性能源浪费。同时,要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既可实现节能又能够吸纳就业。

 

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尤其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大文章。一方面,煤电要做清洁高效改造,同时以适当装机用于调峰,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替代散煤,减少工业煤耗的增加,逐步降低煤耗总量和占比就是进步。

 

低碳能源使我们改善今天拥有明天。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就像“三匹马”,一匹马劲不够大,需要三匹一块儿拉车,才能实现高比例煤炭的替代。

 

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增加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可达32%,非化石能源的经济性、技术能力、制造能力及相应的储能技术是持续进步的,因此,全球能源发展投资趋势也随之从煤炭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超出其它能源两倍以上。

 

而在我国,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在2015年达到18%,在2020年、2030年、2050年,该比例计划分别达到25%、35%以及接近60%。非化石电力占比到2020到30%,2030年能到48%左右,2050年可以上升到70%左右。能源结构转型是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基础,现有研究也表明,提前到2025年达峰具备定可能性。

 

近期,全球气候和经济委员会发布了一篇名为《开启21世纪包容性增长的故事》的报告,其中提及,到2030年,气候行动可创造26万亿美元经济利益、6500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低碳、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非但不冲突,还将带来新型的发展,创造新型的经济力。它不是负担,而是机遇。

 

新一代的电力系统有四个特征,非化石电力高占比、集中式和分布式结合、多能互补、储能和智能控制相结合。

 

总之,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其方向是清晰的,是国家目标、百姓诉求、全球大势。我们应抓住新常态、新机遇,实现经济、环境的双赢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杜祥琬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杜祥琬院士: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理论安装量不低于300GW
  • 杜祥琬院士:低碳、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不冲突,且带来
  • 杜祥琬:只讲核电安全水平的事故概率为10的负七次方,够吗
  • 杜祥琬:我国东部能源的发展思路应以自给为主,西电东送为
  • 杜祥琬:高质量、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
  • 杜祥琬:高质量、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
  • 杜祥琬:高质量、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
  • 院士杜祥琬:中国低碳能源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无论什么起
  • 杜祥琬 :由东部能源谈我国能源转型
  • 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火电调峰电源定位将越来越强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