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9-06-30 21:43:4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

一、地热是稳定可靠、资源丰富的优质能源

地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热库,科学家已经确定地核的温度是6000摄氏度,其炙热程度可与太阳表面相媲美。地球内部通过火山爆发、温泉、间歇喷泉及岩石热传导等形式不断向地表传送热量。地热资源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地热产业资源基础雄厚。目前我国实现商业化开发的地热资源(浅层地热能与中深层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约26亿吨标煤。

“十二五”末,我国地热资源年利用量为2000万吨标煤,年利用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相对于丰富的资源储量而言,开发潜力仍较大。此外,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战略性接替能源。据中国地调局评价数据,中国大陆3.0-10.0km深处干热岩资源基数折合856万亿吨标煤,如能大规模商业推广利用,将会明显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消费结构,加速能源消费和生产革命的进程。

相对于其他能源类型,地热的最大优势就是稳定可靠。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要真正在某一能源消费领域实现对于煤炭等常规化石能源的替代,稳定可靠是基本要求。

2018年我国原油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分别达到70%与45%左右,能源供应安全存在较大压力,而地热是本土能源,赋存于我国广衰的国土之下,可以稳定持续的为发电、供暖(制冷)供能。

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受季节、气候、昼夜等因素影响,供能不稳定是造成弃风、弃光、弃水重要因素之一。地热发电同燃煤发电类似,可作为基本载荷,地热电站可全天候随时启停、参与调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地热供暖方面,在保证合理回灌的前提下,供暖项目投产后可稳定运行30-50年。

 

二、充分认识发展地热产业的重要意义

2016年,为保障我国地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工程院设立重点咨询项目“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经过项目组的研究发现,发展地热产业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地热在调整能源结构中贡献突出。按照《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增长3个百分点。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地热能占比将从2015年的0.47%提高到2020年1.46%,提高约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十三五”非化石能源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的贡献十分突出。

第二,地热在应对当前大气污染中贡献突出。根据燃煤供暖锅炉《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1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标准分别为400mg/m³、400mg/m³、80mg/m³,而根据2015年发布的《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到2020年,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标准分别为35mg/m³、50mg/m³、10mg/m³,采暖锅炉是超低排放电厂锅炉的将近十倍,散煤更是燃煤发电排放的数十倍。相对于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替代的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燃煤与农村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将更加突出。

第三,地热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贡献突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面临较大减排压力。实现超低排放的燃煤发电与天然气,虽然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与粉尘大幅减少,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减少。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仍然需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根据地热“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地热将实现替代标煤7000万吨,相对应的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发展地热能,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中国承诺较有意义。

 

三、我国地热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地热能较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地热产业。根据最近一届世界地热大会(2015)统计数据,我国地热直接利用量达到48435GWh,占据世界范围直接利用总量的30%,年利用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地热发电发展相对滞后,年发电量150GWh,位居世界第18位。综合地热直接利用与发电两部分,我国年开发利用总量仍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地热产业的利用结构不断完善。温泉洗浴是各界对地热产业的早期印象。事实上,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与中深层地热供暖规模早已超过温泉洗浴,目前地热产业以能源化利用为主。

我国地热能产业利用形式不断优化。不同于以往“取热又取水”的不可持续的开发形式,近年来“取热不耗水”、“完全回灌”已成为中深层地热供暖的基本要求,地热能真正实现了可再生、可持续的利用。

我国地热能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层面重大战略、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地热产业市场空间不断增大:

第一,首部五年规划出台,推动地热产业规模发展。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及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列入了风能、太阳能规划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结果10年来风能装机容量增长了103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635倍。作为国家层面首个地热产业规划,地热“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是我国地热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必将对我国地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推进扩展了地热产业市场空间。2016年12月21日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求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清洁取暖的推进思路不断优化。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总体思路中添加了“宜热则热”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论证,地热供暖得到肯定认可,未来将取得更大程度推广。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发挥地热供暖在清洁取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组织国家地热能中心、电规总院等单位开展全国范围的调研,以支撑地热管理办法制定等相关工作。

第三,“雄安新区”将打造地热高质量开发利用全球样板。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根据第一阶段地质调查结果,“雄安新区”是我国中东部地热资源最丰富、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同时“雄县模式”已为雄安新区下一阶段规模化开发地热积累了成功经验。《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未来新区要科学利用区内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城市余热资源,合理利用新区周边热源,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供热系统。《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已获国务院批复,未来新区建设将全面开展。继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近10万平米)采用浅层地热能供暖之后,容东安置区(1205万平米)也将率先实现规模化地热供暖。未来,雄安将打造地热高质量开发利用全球样板。

第四,“四深”战略将加速我国干热岩(EGS)商业化开发进程。《“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强“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四深”)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

其中深地计划的子课题16将针对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开展研究。最近科技部将发布“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9年项目申报指南。根据指南,科技部将设立“深层地热资源探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综合来看,“深地”战略将促进我国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加速我国干热岩(EGS)商业化进程。

地热绿色环保、稳定可靠、资源丰富,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能源。大力开发地热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发展,地热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地热的春天已经到来。

(来源:《能源研究通讯》2019年第2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地热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地热能源利用不容忽视 可再生能源新技术需要突破
  • 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 中核携手中国石油开展肯尼亚地
  • 中能建地热公司与廊坊临空经济区开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
  • 绿色能源:地热可分更大一杯羹
  • 绿色能源:地热可分更大一杯羹
  • 地热能具有战略型能源潜质 干热岩地热能开发前景备受
  • 地热能具有战略型能源潜质
  • 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 中核集团发力地热这一年:完成79个地热项目开发储备
  • 中核集团发力地热这一年:完成79个地热项目开发储备 核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