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张博庭:三峡竣工验收是“两山理论”的巨大胜利

  2020-11-07 14:00:41    来源:能源杂志 
A- A+
电力18讯:

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科学的生态环保,所提出的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英明论断(简称“两山理论”)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然而,让很多人都比没有想到的是,最近我国三峡工程的成功验收,正是习总书记所提倡的“两山理论”一场巨大的胜利。

我们从习主席倡导科学环保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来看,这个形象的比喻,无非是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以人为本。众所周知,“金山银山”对任何动植物而言,都是无法生存的生命禁区,而只有对人来说,“金山银山”才有带来财富,带来幸福的意义。然而,在长江大保护的问题上,我们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环保,还是要搞不管人的死活的极端环保?这一直是社会各界评价三峡生态环境作用的最主要分歧。

三峡工程于1994年开工建设,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首台机组发电,2006年实现二期蓄水,主体结构完工。一般人可能会以为2006年主体结构完工的三峡,就应该进行竣工验收。但实际上,因为我国三峡工程的建设原则非常明确的指出,要求一次建成,分期蓄水。也就是说,当三峡大坝封顶的时候,我们的三峡工程的建设,能不能达到达到成功蓄水的目的,还不能确定。

因此,随后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试验,有关各方认为,到2008年三峡才具备了蓄水到正常高水位175米的条件。但当时由于在蓄水的过程中,库区多处出现了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国家叫停了三峡蓄水。

尽管2009年三峡水库的蓄水也并未达到175米,但其原因是由于经验不足,蓄水时间较晚,为了不影响下游的航运,所以,2009年三峡水库也并未真正蓄水到175高程。而此后,从2010年起,三峡水库已经连续11年蓄水成功。为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三峡的竣工验收的时间应该在2009年比较合理。

然而,2009年的三峡却并未能启动竣工验收程序。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外有相当一部分极端环保人士,并不认同我国三峡论证中“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果利大于弊”的结论。这种思潮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环保管理部门。因此,一些环境主管部门的同志始终不赞同对三峡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一开始,对三峡建设抱有偏见的部门还总是以,三峡的升船机尚未建成的理由。但是,在2016年三峡的升船机也已经建成投运之后,三峡是否可以进行竣工验收,却遭遇到了新的挑战。

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与此同时,习主席还明确的地提出来了长江大保护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然而,当时曾有相当一部同志,对习主席长江大保护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错误地把“生态优先”的内涵,理解成为不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的一位记者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名为“长江一甲子都干了啥?”的离奇文章,公开地批评和质疑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不知是不是巧合,为消除社会这种对长江大保护的误解,习总书记此后曾经明确指出“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但决不是不开发”。不仅如此,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还亲自登上三峡大坝,对三峡工程的建设给予了“大国重器”的高度肯定。

细心的同志一定应该注意到,我们习主席每当提到“生态优先”的时候,一定紧跟着有“绿色发展”的要求。习主席的表述,之所以总是这样严谨,无非就是要避免大家对“生态优先”的表述产生不需要以人为本的错误理解。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分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如果只是笼统地说“生态优先”,那么我们就很难具体地区分到底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还是不包括人类社会的纯自然生态系统。简言之,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在长江大保护的过程中,我们是要保护人的生态优先?还是要搞不管人的死活的生态优先?这两种生态优先,对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态度截然相反。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一系列具体指示和对三峡工程的明确支持表态已经说明,长江大保护所强调的生态优先,一定是指包括人的生态优先,而绝不是指不包括人类在内的纯自然生态。也就是说,无论是我们所提倡的保护珍稀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还是建造绿水青山,都是为了长江流域的人民群众能更好的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

众所周知,历史上长江对人类社会最致命的生态灾难,无过于严重的洪水和干旱。因此,三峡和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无疑是对长江流域人类生态环境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保护。因此,要想科学的保护好长江,建设好三峡工程才是我们保护长江生态的最有力抓手。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在国家也明确地把长江大保护的任务,交给了三峡集团牵头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对三峡工程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同时,向全社会明确地肯定三峡工程对长江的重要生态环保作用,不仅是十分必要,而且也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了。

为此,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正式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验收结论中不仅强调: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而且还明确表示: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工程共搬迁安置城乡移民131.03万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移民迁建区地质环境总体安全,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验收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三峡工程发电的减少碳排放的巨大作用。

根据有关国际机构的评测,三峡水电站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减排工程,是我国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最大贡献。总而言之,我国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仅是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科学环保理念的最佳体现,而且也是在我国长江流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实践。现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峡工程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奋力谱写大唐在青清洁能源发展新篇章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