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经济高端论坛”上,嘉宾们都说了什么?
2019-01-10 22:39:46 来源:
A-
A+
电力18讯:编者按 1月8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能效经济委员会承办,能源基金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共同协办的“中国能源经济高端论坛——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委会年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周大地,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国际能源署(IEA)能效部主任Brian Motherway,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与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戴彦德,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主任何平,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健,能效经济委员会中国执行主任桑晶,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产业代表齐聚论坛,为谋求能源经济转型发展建言献策,为共筑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凝聚力量。此外,论坛还首次发布了国际能源署(IEA)《能效2018》中文精华版和CCEEE《中国能效2018》的中英文版。
1月8日,在中国能源经济高端论坛现场,与会各方围绕“能源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以及能效主题开展深入探讨。
首次发布的国际能源署(IEA)《能效2018》中文精华版和CCEEE《中国能效2018》的中英文版(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那么”变“在哪里?我归纳为三个方面:外部中美经贸摩擦、内部的经济转型的阵痛效应显现和市场预期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从立场上把握”变“与”不变“。
第一,关注自身的”不变“。我们改革开放40年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我们作为世界最大潜在的市场地位没有变,零售、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链具有强大的成长性,这些都没有变;
第二,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巩固 增强 提升 畅通“的八字方针,提高价值链的科技水平,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要素市场化;
第三,要继续推进”金融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特别是和能源息息相关的蓝天保卫战;
第四,要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第五,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来应对市场预期的变化;
第六,全方位推动开放,和国际性制度接轨;
第七,要把稳定预期摆在重要位置,准确解读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会变。
全球能源形势和高效世界情景
国际能源署(IEA)能效部主任 Brian Motherway:
能效对于未来所有的能源系统来说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过去几年能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为此,我想跟大家分别谈一下全球能源供需的趋势、现在的情况,以及未来几年的展望。
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从2014年到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比较平稳,但是2017年排放又开始增长了,我们发现在世界很多地方每年实际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
天然气增长较快,液化天然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占比中越来越高;煤炭方面,中国逐步减少对煤的依赖,但是有一些国家,比如东南亚在未来几年煤炭需求依然非常大;石油未来几年增长也十分强劲,并且其需求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显示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在不断上升,但是可能在所有能源需求当中,未来五年的占比仍然是10%左右,还有很多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风和太阳能增长非常大,但是他们的占比仍然比较低;电气化的增加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提高清洁能源的渗透率。
《世界能源展望2018》提到目前对于能源体系来说是变化动荡的时期:石油市场上会有一些波动和不确定性;天然气会进一步增长,特别是中国的需求会增长,现在并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清洁技术比如太阳能发展非常快,这种趋势会进一步持续,但并不会在市场上占绝对的优势,需要有政策进一步推动;世界上的无电人口降到了10亿以下,仍需进一步努力。
下面我想谈一谈我自己最关注的话题,就是能效。
首先,过去几十年我们在能效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对全球能源体系带来很大影响,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不是得益于过去2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能源比真实情况会多出12% 。能效是控制总体能源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且也能够降低能源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两种情境:①新政策情境下,某种能源可能会比较平稳,但是如果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需要有更加强劲的政策,目前还没有这种政策的执行,所以我们是有能力实现的;②高效世界情境下,到2040年全球GDP会翻一番,但是能源需求大概只增长5%或者6%。
政策对于能效提升非常关键,增加了能源安全性,减少了能源进口支出。据数据表明,每年能源进口在主要经济体中可减少7千亿美金,工业能源支出可减少约6千亿美金,家庭能源支出可减少约5千亿美金。
技术创新引领绿色制造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 刘怀灿:
格力电器在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广告语叫掌握核心科技,今天重点汇报通过科技创新怎么实现我们的绿色发展。
一是新能源综合应用,怎么样把空调和电力相结合,实现电力能源的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都是直流电,需要通过我们把光伏的直流电直接和设备交流电需求相结合,提升电能的利用效率,通过驱动机组设备在大型中央空调实现光伏板直流电驱动做功,至少节省6%到8%的电能线路损耗,这一技术进入了国家节能低碳目录,在能源设备和能源领域是一个新的尝试。
二是如何日常节能。家用中央空调60%的时间只开一台空调,只在30%以下的低负荷运行,这种状态下我们就开发了新的压缩机及空调设备,从1.85%的能效可以做到4.25%,能效提升130%,节省量就达到了56%,2016年160万套的数据,仅仅这一项技术就可以实现节电7个亿。
三是新型核心技术的运用。多地方供暖可能用的是直接的能源转换,这种采暖把高品位的能源用在了低品位的技术上,我们有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和三缸双级变容积压缩机,在蒙古国的冬季最低气温达负40度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可维持在20度以上,除了蒙古国之外,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应用这个技术。
此外,我们的高效离心机技术解决了我们大功率高速电机的问题,并且用在了压缩机上,是世界最节能的大型中央空调技术,目前也列入了第五批国家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绿色供应链驱动产业绿色发展
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节能事业部总监 刘登峰 :
为什么要做绿色供应链?新疆金风科技主要是做风力发电,一直有绿色的情怀和基因。其次我们也有发展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主要是适应2020年风火同价的环境趋势,需要企业从各个维度降成本。其次就绿色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此外,企业的主题是提质增效降本以及养地风险,要加强环保风险的规避能力,降低经营成本,通过能源这个抓手提升整个行业的精细化水平。并且由领头企业牵头共享资源去拉动全链条的节能降耗,也是企业自身经营需求。
绿色供应链是全价值链的管理工作
设计阶段,需要加上节能的设备;
绿色采购,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采购能效水平更高的产品;
绿色制造,能源使用端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制造过程中有相应的节能设计;
物流规划,风电设备集成在一个风电场,统一调配降低能耗;
绿色销售、消费、回收,每一千瓦背后都是矿产资源,等到20年生命周期以后,进行回收再利用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能源研究会下设的16个专业技术委员会之一,由能源行业相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要能源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开展了系列的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坚持为中国能源经济的发展而努力。
(来源:本次内容根据论坛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月8日,在中国能源经济高端论坛现场,与会各方围绕“能源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以及能效主题开展深入探讨。
首次发布的国际能源署(IEA)《能效2018》中文精华版和CCEEE《中国能效2018》的中英文版(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那么”变“在哪里?我归纳为三个方面:外部中美经贸摩擦、内部的经济转型的阵痛效应显现和市场预期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从立场上把握”变“与”不变“。
第一,关注自身的”不变“。我们改革开放40年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我们作为世界最大潜在的市场地位没有变,零售、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链具有强大的成长性,这些都没有变;
第二,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巩固 增强 提升 畅通“的八字方针,提高价值链的科技水平,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要素市场化;
第三,要继续推进”金融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特别是和能源息息相关的蓝天保卫战;
第四,要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第五,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来应对市场预期的变化;
第六,全方位推动开放,和国际性制度接轨;
第七,要把稳定预期摆在重要位置,准确解读政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会变。
全球能源形势和高效世界情景
国际能源署(IEA)能效部主任 Brian Motherway:
能效对于未来所有的能源系统来说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过去几年能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为此,我想跟大家分别谈一下全球能源供需的趋势、现在的情况,以及未来几年的展望。
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从2014年到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比较平稳,但是2017年排放又开始增长了,我们发现在世界很多地方每年实际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
天然气增长较快,液化天然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占比中越来越高;煤炭方面,中国逐步减少对煤的依赖,但是有一些国家,比如东南亚在未来几年煤炭需求依然非常大;石油未来几年增长也十分强劲,并且其需求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显示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在不断上升,但是可能在所有能源需求当中,未来五年的占比仍然是10%左右,还有很多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风和太阳能增长非常大,但是他们的占比仍然比较低;电气化的增加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提高清洁能源的渗透率。
《世界能源展望2018》提到目前对于能源体系来说是变化动荡的时期:石油市场上会有一些波动和不确定性;天然气会进一步增长,特别是中国的需求会增长,现在并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清洁技术比如太阳能发展非常快,这种趋势会进一步持续,但并不会在市场上占绝对的优势,需要有政策进一步推动;世界上的无电人口降到了10亿以下,仍需进一步努力。
下面我想谈一谈我自己最关注的话题,就是能效。
首先,过去几十年我们在能效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对全球能源体系带来很大影响,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不是得益于过去2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能源比真实情况会多出12% 。能效是控制总体能源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且也能够降低能源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两种情境:①新政策情境下,某种能源可能会比较平稳,但是如果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需要有更加强劲的政策,目前还没有这种政策的执行,所以我们是有能力实现的;②高效世界情境下,到2040年全球GDP会翻一番,但是能源需求大概只增长5%或者6%。
政策对于能效提升非常关键,增加了能源安全性,减少了能源进口支出。据数据表明,每年能源进口在主要经济体中可减少7千亿美金,工业能源支出可减少约6千亿美金,家庭能源支出可减少约5千亿美金。
技术创新引领绿色制造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 刘怀灿:
格力电器在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广告语叫掌握核心科技,今天重点汇报通过科技创新怎么实现我们的绿色发展。
一是新能源综合应用,怎么样把空调和电力相结合,实现电力能源的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都是直流电,需要通过我们把光伏的直流电直接和设备交流电需求相结合,提升电能的利用效率,通过驱动机组设备在大型中央空调实现光伏板直流电驱动做功,至少节省6%到8%的电能线路损耗,这一技术进入了国家节能低碳目录,在能源设备和能源领域是一个新的尝试。
二是如何日常节能。家用中央空调60%的时间只开一台空调,只在30%以下的低负荷运行,这种状态下我们就开发了新的压缩机及空调设备,从1.85%的能效可以做到4.25%,能效提升130%,节省量就达到了56%,2016年160万套的数据,仅仅这一项技术就可以实现节电7个亿。
三是新型核心技术的运用。多地方供暖可能用的是直接的能源转换,这种采暖把高品位的能源用在了低品位的技术上,我们有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和三缸双级变容积压缩机,在蒙古国的冬季最低气温达负40度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可维持在20度以上,除了蒙古国之外,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应用这个技术。
此外,我们的高效离心机技术解决了我们大功率高速电机的问题,并且用在了压缩机上,是世界最节能的大型中央空调技术,目前也列入了第五批国家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绿色供应链驱动产业绿色发展
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节能事业部总监 刘登峰 :
为什么要做绿色供应链?新疆金风科技主要是做风力发电,一直有绿色的情怀和基因。其次我们也有发展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主要是适应2020年风火同价的环境趋势,需要企业从各个维度降成本。其次就绿色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此外,企业的主题是提质增效降本以及养地风险,要加强环保风险的规避能力,降低经营成本,通过能源这个抓手提升整个行业的精细化水平。并且由领头企业牵头共享资源去拉动全链条的节能降耗,也是企业自身经营需求。
绿色供应链是全价值链的管理工作
设计阶段,需要加上节能的设备;
绿色采购,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采购能效水平更高的产品;
绿色制造,能源使用端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制造过程中有相应的节能设计;
物流规划,风电设备集成在一个风电场,统一调配降低能耗;
绿色销售、消费、回收,每一千瓦背后都是矿产资源,等到20年生命周期以后,进行回收再利用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能源研究会下设的16个专业技术委员会之一,由能源行业相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要能源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开展了系列的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坚持为中国能源经济的发展而努力。
(来源:本次内容根据论坛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