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史玉波: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

  2019-01-03 12:50: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一、“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深化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五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逐渐从倡议变为行动,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也成为各国普遍欢迎的全球性公共产品。

五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签署了118份合作协议;二是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瓜达尔港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高质量项目顺利落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经贸合作不断加强,截止今年6月份,与沿线国家的累计贸易是5万亿美元,对接直接投资700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是5000亿美元。

二、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有关国家政府、企业、智库的共同努力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201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将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与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列为重点合作领域,国家能源局编制发布了《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愿景与行动》,倡议各国从七个方面开展务实与合作。同时能源企业也积极践行“一带一路”的战略,推动能源国际合作投资和项目落地。在油气合作领域,参与沿线20多个国家60多个项目;电力合作领域,截止2017年底,实际完成投资是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累计投资80亿美元,签订电力工程承包合同494个,总金额达912亿美元。

五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加强能源政策沟通方面,建立了56个双边能源合作的机制,参与了29个多边合作机制,签署了100多份合作协议,与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规划研究。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顺利落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ABC线,中俄、中哈、中缅的原油管道,以及与俄罗斯、蒙古、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实现了电力的互联互通。

3.能源贸易畅通方面,能源的投资、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从俄罗斯、沙特等国进口原油2.4亿吨,进口天然气940亿立方米,进口煤炭2.5亿吨。

4.积极探索“能源+金融”合作模式,大建金融保险机构与能源企业合作平台,有力推动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项目、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等一系列的重大项目。

5.中国能源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项目所在国兴建医院、道路,为所在国贡献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岗位。

三、加强和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关系

“一带一路”沿线既有能源资源的生产国,也有消费国,能源资源的禀赋有很强的互补性。各国能源的产能、技术、装备发展也各不相同,也有很大很强的互补性,使得各国能够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在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历史上有三次大的能源转型,应该讲前两次中国是观望者,而这一次我们是参与者,同时我们还要力争在部分领域争做引领者。

同五年前相比,中国能源转型升级发展在能源革命战略引领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原则理念指导下,也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绩。在清洁能源方面发展非常迅速,清洁能源发电的装机占比提升,2017年达到了38%,风电、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三弃”现象得以改善。另外是煤炭占总体能源的比重持续下降,2012年是68.5%,2017年是62.4%。在能源科技发展方面,水平也逐步的提升,大型火电机组、智慧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等技术的应用处于世界前列。同时我们的能源改革和服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电力油气体制机制改革也持续推进,无电人口的解决也为其他国家面对的绿色问题提供了借鉴。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要继续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建、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按照这个精神我们应该从五个原则出发,加强和深化各国的能源合作关系。

第一,要坚持开放包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是开放的,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任何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都可以参加;

第二,要坚持互利共赢,通过“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有所获益,各方共同发展;

第三,应该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开展市场合作;

第四,是安全高效,通过合作提高各国能源安全的保障水平,构建安全的能源体系;

第五,要坚持绿色低碳,要根据各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能源道路,来充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按照丝路精神的五个方面加强和深化与各国的能源合作关系,也是我们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四、新时代“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机遇和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7号,在推进“一带一路”工作五周年工作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总书记指出在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一带一路”的发展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为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为中国的能源企业持续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和经贸往来提供借鉴和参与,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埃森哲咨询公司,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遇与策略的课题研究。

第一部分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现状,包括五年来“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和成果,包括中国对外能源投资、能源工程项目承包、地区构成情况等;

第二部分是国际能源合作的机遇与策略,包括能源的需求预测,对电力(发电和电网)、新能源、油气、煤炭、国际能源合作的机遇和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研究报告当中,还选取了很多案例,大部分是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案例揭示了风险和挑战,给我们以启示;

第三部分是课题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机遇、风险与挑战、成功的策略等。课题还在研究中,中期评估过后还要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所以我们把初步结论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关键机遇

第一是前景广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且增速迅猛,能源基建需求同步高涨,资金、技术及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国际能源合作意愿迫切。

第二是成本迅速提升,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仍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能源发展的核心诉求。比如说煤炭开采、煤电、水电,低成本的电力开发也将在投资中占到主流。同时随着我们国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带来了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更多的机会。

第三是供需匹配,“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禀赋极佳,存在着寻求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开采、利用与交易的诉求,与面临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任务的中国企业合作前景广阔,比如说油气储量分别占全球的55.6%和76.68%,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贸易仍需国际合作。同时咱们国内的石油天然气大量依靠进口,油气特别是天然气资源的供应和安全保障比较迫切。

这是我们认为存在的三方面的机遇。

2. 风险与挑战

第一是形势复杂,国外的环境差别很大,对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组织等各类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团体同样具备较强的影响力。

第二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风险之一。在海外投资企业的持续经营,以及投资并购企业的后续整合中,文化差异可能成为关键的风险因素。

第三是变数增加,未来国际能源合作的项目促成与资产保护,即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在油气与煤炭领域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国际合作带来更大的风险与更多的不确定性,贸易等项目环节同步承受。油价很难预测。电力领域,新能源补贴政策和固定收益正迅速消失,而传统能源电力建设运营转让,项目的支付风险也已经出现端倪。

第四是风险与挑战,企业若急于求成,贪一时之功激进操作,往往会导致同时、多项曝露风险敞口,极大的增加合作风险水平。国际能源涉及到双方法治、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差异,风险点多,全面评估、排查难度大。

3.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关键的成功策略

1) 因地制宜,企业应当在战略层面充分认识行业趋势及区域发展特征与方向,确立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与因地制宜的业务策略。

2) 内外兼修,企业应当注重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对内提升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外建立竞争性市场环境下的运营能力。

3) 融会贯通。企业应当注重充分整合,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在推动企业业务发展的同时,实现对当地的技术管理的输出。

4) 高低搭配,企业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应积极推动高层的互访与交流,这是我们对外合作方面很重要的一方面,应该避免政治风险。减少项目的阻碍,同时在项目运营层面应则注重提升本土化的运营水平。

5) 加强合作。一方面注重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积极推动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区域性金融机构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地提升,中国能源企业应该注重与此类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业务的迅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史玉波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史玉波:电力工业面临四个挑战,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 史玉波:储能呈现多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态势
  • 史玉波:储能呈现多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态势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来陕西地电公司调研
  • 史玉波:对能源网络安全工作的三点建议
  • 史玉波:对能源网络安全工作的三点建议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配套局限性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配套局限性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煤电装机过剩问题比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煤电装机过剩问题比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