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江亿:我国未来低碳能源的路径

  2018-11-13 23:08:3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发展热电联产,必须注意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充分挖掘热电联产排出的余热。北方的核电厂余热资源更大,应探讨核电的热电联产模式,充分挖掘其潜力。二是现在的热电联产都以热定电而不是热电协同,应该注重发展能够为电网调峰的热电联产模式。

对于我国实现低碳能源的途径,江亿院士认为,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经过油气时代,而是“弯道超车”直接向低碳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主的能源供给系统。从分布来看,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例如,西北可发展风光火互补,保障自用并向南、向东稳定输电;西南则靠水电,满足自身发展并向东部供电;东北、华北及蒙东既要供电、也要供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可将余热利用起来;东中部及南边重点解决调峰问题,用好西北、西南来的稳定电力即可。各方依托不同资源、满足不同要求,共同形成一个良好布局,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及核能也将成为现实。

我国未来低碳能源的路径:一是应该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科学规划未来的交通和建筑能耗,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我国未来低碳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大力开发风电、光电、水电等可再生电力以及核电,集中开发、长途输送符合我国资源条件。三是大幅度提高终端能源中电力的比例,东部地区重点解决电力负荷侧的削峰填谷,变刚性负荷为柔性负荷。四是建设跨区域的输热管网,从而充分利用火电厂余热和工业生产余热,为北方城市建筑提供供暖基础负荷,利用天然气在终端调峰。不可发展基于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方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