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陈海生:储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支撑

  2018-06-05 15:41:0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去年一年,促进中国储能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有3个方面:第一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储能是刚需。第二是来自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的预期。通过储能技术手段可以把不可调度的“垃圾的电”变为可调度的“优质的电”,同时,时间上也能与用户负荷需求更匹配,比如把下半夜负荷谷值时的风能储存起来白天利用。第三是峰谷电价差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储能能够提供关键的削峰填谷技术支撑,负荷峰谷差拉大,峰谷电价差逐步拉开,这对储能来说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针对储能行业未来发展,我认为,第一,储能企业要做好自己,苦练内功。电力行业投资比较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但是投资回收很稳定,光伏也好、风电也好,回收期也是8~10年左右,不要期待储能行业暴利。做好自己,苦练内功,首要的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攻关储能技术,把寿命做上去、把成本降下来、把安全性做好、把规模做上来,为发展打好基础,这是第一步。

 

第二,行业政策和体制会逐步完善。现在储能企业比较艰难,主要是因为储能的多元价值没有在价格当中完全体现。储能除了削峰填谷的贡献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电能质量的贡献,对于可再生能源企业、电网、电力用户都有益处,但目前没有人为此支付成本。为此,国家政策和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去年发布《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启动8个地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现货市场中电价实时变动,每变动一次就有峰谷价差,峰谷价差由原来的一天1~2次变成一天多次,也即储能以后可以一天充放多次,这样投资收益率自然就上来了。另一方面,去年《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多地陆续制定了实施细则,例如南方能源监管局、山西能源监管办分别发布《南方区域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及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鼓励电储能参与山西省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价格补偿机制等。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在国内首次制定了《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定》(试行)。还有的省份通过峰谷差引导产业发展,降低峰谷差,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发电出力谷值和降低峰值。总体而言,储能行业向好发展,政策可能会来得慢点,但不会缺席,政策方向是确定的,但政策出台的过程要慎重。

 

第三,储能技术逐渐聚焦。未来储能主流技术可能有七八种,其中三四种会是市场主体。逐步聚焦之后就带来规模效应,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然后降低成本,一个是通过技术降低成本,一个是通过规模降低成本。目前,大规模新型储能的成本正在快速降低,总体的价值已经跟传统的抽水蓄能可比,行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去年我们称储能行业“春风乍起”,今年储能的“春天”正在到来。

 

(来源:中国化工网)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储能驾到,售电行业的一抹阳光!
  • 电池储能将为客户负载提供一致性
  • Sterling&Wilson公司将建非洲最大电池储能项目
  • 2018年5月123个电力项目汇总!煤电“上大压小”明显 生
  • 葛洲坝集团签约拟在山东肥城投建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
  • 葛洲坝集团签约拟在山东肥城投建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
  • 储能迎发展机遇!国家已批复东北、福建、山东、山西、新
  • SNEC速递丨十一科技推出第二代光伏树,每10KW配置2KWH高
  • 周孝信:205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40% 2030年储能100GW左右
  • 周孝信:205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40% 2030年储能100GW左右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