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杨昆:加快西南水电开发

  2018-01-22 08:26:39    来源: 杨昆 
A- A+
电力18讯: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世界第一,水电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均居世界首位;水电工程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拥有三峡、溪洛渡等一批超级水电工程,具有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仍有较大差距,剩余待开发水电集中在西南地区。

其中,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理论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2/3,技术可开发量4.25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71%。截至2016年底,三省(区)水电装机容量1.35亿千瓦,开发程度仅为31.7%(按装机计算),相比发达国家较高的水电开发度,如瑞士92%、法国88%、意大利86%、德国74%、日本73%、美国67%,我国西南水电开发潜力巨大。

具体来看,西南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大渡河等“五江一河”流域,各流域干流规划总装机约3.8亿千瓦,目前已建成项目装机7869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4660万千瓦,尚有2.55亿千瓦水电未开发,待开发水电占比超过67%。

在国家“积极开发水电”方针的指引下,近年来,电力企业加大水电前期勘察和研究论证工作力度,已完成预可研、可研的水电项目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预计2017—2030年西南水电新增投产1.2亿千瓦,届时西南水电装机可达到2.6亿千瓦。

文丨杨昆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

 

 

 

“ 

加快西南水电开发具有全局性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而加快西南水电建设,是撬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支点,对于加快电力转型、实现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点燃西部经济发展“引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① 促进藏区加快发展。西藏1.74亿千瓦水电持续开发,对于改善西藏生产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川阿坝、甘孜未开发水电合计3700万千瓦,加快开发可显著增强四川藏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② 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预计2030年西南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6亿千瓦、年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亿吨。水电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③ 改善东中部地区环境质量。2030年西南水电外送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每年可向东中部地区输送清洁电力超过5000亿千瓦时,可替代原煤2.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1亿吨、二氧化硫20万吨、氮氧化物18万吨。

④ 拉动经济增长。2016—2030年西南水电开发和电网建设投资约2.87万亿元,将持续拉动机械制造、土建、水泥、钢材等相关产业投资大幅增加。

⑤ 推进与周边国家开发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等河流,均为跨越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多国的国际河流。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国际河流,共享资源,共同受益,对维护我国在国际河流的正当权益、促进睦邻友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 

西南水电开发存在多重难题

 

 

 ”

 

但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西南水电开发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弃水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2016年国家四大水电基地——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20多座大型水电站有效水量利用率、有效水能利用率均不到80%,有的电站甚至不到60%。四川调峰弃水电量140亿千瓦时,云南装机弃水电量314亿千瓦时。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弃水局面有所好转,弃水电量同比减少35亿千瓦时,西南水电水能利用率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但弃水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

① 用电增幅下滑,市场消纳总量不足,“十二五”期间,四川电网新投产电源4449万千瓦,而最大负荷五年仅增长约1000万千瓦。

② 水电装机比重大,自身调节能力差,四川具有季、年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装机仅占水电总装机的36%,丰枯期出力比例达到7:3。

③ 跨区输电通道能力不足,“十二五”期间,四川水电需要新增外送能力近3000万千瓦,而实际仅增加1520万千瓦。

④ 市场消纳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明显保护当地电源,省间壁垒进一步强化。

流域统筹规划和管理薄弱。

① 龙头电站造价高,梯级补偿机制缺位,导致龙头电站建设滞后,影响全流域梯级水电利用效率。

② 流域统筹开发和优化调度机制不健全,全流域各电站水雨情测报、防洪、蓄水、发电计划编制、运行调度实施缺乏制度性的沟通,影响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整体经济效益。

③ 流域环境管理工作统筹不够,相关环境管理工作各项目单位分散组织实施,产权归属、管理责任不明晰,造成部分设施重复投入、项目批复迟缓、验收滞后等问题。

移民安置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规划约束性不强。

① 移民安置实施的主体责任不强,缺少约束、考核、监督机制。

② 移民安置规划缺乏严肃性,移民安置方案调整、设计变更较为普遍。以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为例,移民安置实际投资超出概算470亿元。

③ 移民安置资金筹措渠道单一,水电企业现金流难以覆盖还本付息、运营成本、移民补偿费用。

税费政策和管理制度不尽合理。

① 水电企业承担的税负过高,国家对水电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到期后,水电行业增值税实际税负将恢复到约16.5%,远高于风电、光伏发电8%左右的水平。

② 水电项目未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优惠政策,未被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③ 各地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中,未考虑水电企业公益性、政策性收费等刚性成本,水电与煤电同等参与市场竞争,部分水电企业亏损程度加大。

后续水电开发成本提高,水电建设步伐明显放缓。

① 随着后续水电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水电建设成本大幅提高,加之电站公益性、政策性成本不断攀升,水电竞争力逐步下降。澜沧江上游梯级电站平均电价达到0.386元/千瓦时,送到广东后基本没有竞争力。

② 现行政策难以保障水电的合理收益,企业开发建设水电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水电建设步伐放缓。“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电年均增速不到3%。

③ 部分流域电站未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项目前期工作难以推进。

总体来说,西南水电开发条件较为复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移民安置难度高,经济负担和建设成本持续上升。因而,需要充分认识西南水电开发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研究,促进西南水电高质量发展。

 

“ 

促进西南水电发展的建议

 

 

 ”

 

西南水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关于促进西南地区水电消纳的通知》《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对促进西南水电科学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实现水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西南三省(区)普遍存在水电开发规模大、自身用电负荷小的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就地消纳和电力外送,在满足本地区用电需求基础上,实施“西电东送”。

东中部地区是我国用电负荷中心,用电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17—2030年增加的市场空间将达到2.91亿千瓦,西南水电新增外送规模仅占24%,统筹考虑东中部地区新增的核电、新能源发电以及“热电联产”项目,东中部地区具备接纳西南水电新增外送规模的能力。

四川“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雅中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电1000万千瓦,“十四五”初期建成白鹤滩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电1600万千瓦,2030年外送规模将超过5000万千瓦;云南“十三五”期间将建设滇西北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电500万千瓦,建设乌东德电站直流工程,送电800万千瓦,2030年外送规模近4000万千瓦;2030年前,藏东南水电开发3000万千瓦,可全部外送。2030年后,重点开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大型水电,部分送电东中部,部分作为四川、云南和贵州西电东送接续电源。西南水电消纳空间充裕,但需要科学规划,有序送出。

① 加强统一规划,做好各类电源、电源与电网发展的合理衔接,确保水电开发与外送通道同步规划;尽快核准建设水电基地外送通道。

② 加强电网互联互通和水火互济输电通道规划和建设,优化同步电网格局,加强西南、西北电网联网;大力推进与东南亚电网互联互通项目。

③ 完善市场交易协调机制,按照全国电力统一优化配置原则,采取“计划+市场”的交易模式,落实西南水电消纳市场;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加大执行丰枯、峰谷分时电价、两部制电价力度,提高各类电源综合利用效率。

加强水电流域统筹规划建设,提高流域整体效益。

① 建立水电站调节补偿机制,通过增配发电量指标或提取水库调节基金等方式,补贴龙头水库电站,鼓励龙头电站建设,优化流域梯级电站蓄放水次序,推动水电高效利用。

② 整合流域各企业,组建流域公司或进行资产置换,实现流域电站统一管理,组织制定水利、电力联合优化调度运行规程和技术标准,实现流域优化调度。

③ 立足流域或区域生态保护,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水库产权归属,强化流域环境管理。

强化移民管理,切实落实水电移民安置。

① 制定移民安置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各方责权利,建立移民工作国家跟进审计机制,制定移民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② 制定库区和移民安置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实施的刚性和权威性。

③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水电移民与水电资源捆绑建设的新模式,研究跨省区移民外迁安置方式,建立移民保障性机制,多渠道解决移民安置。

完善水电税费政策,促进水电企业健康发展。

① 水电行业增值税超过8%的部分,继续采用“即征即返”的优惠政策,作为国家支持水电开发的长期性政策。

② 对水电站免收水资源费。

③ 将水电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和绿证交易范畴。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西南水电建设。

① 给予藏区水电金融政策支持,西藏、川藏、滇藏段各流域梯级电站,建议参照西藏内需项目政策,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范畴。

② 借鉴三峡基金经验,调剂部分基金用于西南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水电开发。

③ 抓住当前电力供需缓和的有利时机,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四是将怒江流域开发纳入能源电力发展规划,与其他流域电站统筹推进。

西南水电开发的问题,是能源电力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需要有关各方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加强政策支持,加强统筹协调,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水电的送端与受端省份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关系,加快电力市场机制和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西南水电更大范围消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特高压助力西南水电开发
  • 溪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 助力西南水电开发
  • 西南水电开发超国际警戒线引发生态之忧
  • 西南水电开发面临恶性循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就开展西南水电开发情况调查工作
  • “十一五”西南水电开发高潮 将建多条特高压线
  • “十一五”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强西南水电开发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