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陈清泰:电动车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将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大支柱

  2018-01-13 11:40: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18年1月12日,“未来能源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新时代”能源生产、传输、转化、利用及跨行业的一系列重大变革,讨论推进能源生产消费的智能化体系、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与能源系统协同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话题。大会旨在推动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实现。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演讲。

 

以下内容为华夏能源网根据演讲实录整理摘编,未经本人校对。

 


 

陈清泰:各位院士、各位专家,技术进步和巴黎协定正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实现巴黎协定遏制气侯变化的目标,能源产业的游戏规则必须改变。那就是必须保住温室气体排放的底线,能源领域必须进行系统的结构改革,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将电动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走在了世界前面。

 

中国在2009年把电动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我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

 

第一,就是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安全性。

 

第二,就是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第三,就是换道先行,做强中国汽车工业。

 

现在看来,这个战略抉择是正确的,对中国兑现巴黎协定的承诺,对改善大气环境将有长期的重要作用。

 

到2016年年底,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是150辆,即便是水平不高,但是总的保有量已经达到2.1亿辆。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65%。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交通服务需求还处于一个长期的增长期。如果我们要达到韩国千人汽车保有410辆水平,我们全国的保有量将达到5.8亿辆,如果达到日本千人保有600万辆的水平,那么全国保有量将会达到4.1亿辆。因此,极早向电动车转型,使大量新增用户不经燃油车的跨度,直接跨越电动出行,我想这是圆14亿中国汽车梦重要也是明智选择。

 

对于电动汽车产业化时机的选择,实际上在全球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因为它还不完全成熟,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全球巨型汽车公司,因为他们拥有100多年积累的巨大市场存量,而一直十分犹豫保持观望态度,我国则毅然决然的成了先行者。

 

在我国出发7年之后,2016年全球汽车产业才快速转向电动化时代,挪威、荷兰他们率先宣布到2025年禁售传统燃油车。我想解释一下,传统燃油车就是说它是只烧油,而没有电池储能这种状态的汽车。法国他们宣布到2040年,禁售传统燃油、柴油车。印度也宣布到2032年全部淘汰汽油车、柴油车。英国也在宣布但是也完成,一个是2050,一个是2040禁售燃油车。


挪威前一段时间一个专家访问中国的时候跟我说,他说挪威去年新能源汽车,也就是电动汽车销售量已经占到52%。什么原因,他本国没有汽车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联邦政府2016年11月也提出德国要到2030年禁售传统燃油汽车,英国的举措引起了全球汽车业的轰动。我想这些国家提出的时间表现在都还没有法律效率,但是这代表了事态发展的方向。

 

汽车动力技术的转型原本是技术进步的正常过程,为什么那么多政府一反常态,一而在再而三的干预,我考虑可能有四个原因:

 

第一、在欧洲交通运输将占欧洲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一,为了落实巴黎协定承诺汽车必须进一步减排。因此去年11月欧洲提出议案,要到2030年轿车和厢式车的排放再减少30%。

 

第二是2015年大众汽车排放门的丑闻发生之后,全球轰动,为处理这件事情的后续,大概要支付200亿美元,而三菱汽车因为无法承受造假的严重后果而被并购。这个从一个侧面说明,燃油车进一步在技术上已经非常困难,而且经济上也很难承受,需要采取以电动为主的清洁技术。

 

第三,欧盟正在推进去煤炭化,而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需要电动车的储能作为配合。

 

第四,中国拥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试车发展政策正倒逼欧洲汽车企业加紧向电动化转型,以保住它的竞争优势。

 


 

电动车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大支柱。

 

早在2010年经济学家李树金(音)就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本书中曾经描绘了一部新工业革命的蓝图,他提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基础,而电动车它的储能和消纳间歇式能源的能力,通过智能电网来分享和交易电力,这就是电动车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大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这些观点被很多欧盟国家所接受,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可喜的是,十年来,汽车的电动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双双快速发展,电动车做到绿色减排,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的贡献,而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则有赖于消纳和存储间歇性能源的普遍能力。

 

车载电池,它是一个个移动微储能电站,也是一个个可移动的微电源,通过能源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可以构成最佳搭配。目前虽然有各种储能手段,但从灵活性、规模、成本等方面看,车载电池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可以预期到2025年前后,电动车的性价比将超过燃油车,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成本也将超过化石能源。到那时市场教育强大的力量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我们有方面预测,到2030年,当年我国生产电动汽车1500万辆,当年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而大多数企业停驶的时间是在90%以上,如果每个电动车搭载50千瓦的电池,平均有四分之一的汽车在闲置的时候插在电网上,那么电网处于补电的时候它们充电,处于放电的时候它们反馈,这个时候总计就有大约10亿千瓦时电容量参与平衡可再生能源。

 

另外,试想车载电池使用十年,储电屏储电能力达到80%退役,足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充分的发展。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基本不增加额外投资而获得的巨大储电能量。

 

汽车和越来越多的行走机械的动力由燃油转向电力已经没有悬念,如果电动车的电力来自于煤电,那么它没有太大意义,如果能与可再生能源结合,那就可能以想象不到的程度造福社会。这是一个牵动全局,影响未来的巨大系统工程。

 

当前,一切还在起点,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一步步推进,少走或不走弯路。在这场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中,能源和电力系统可以大展作为,谢谢!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