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刘满平:价格机制是天然气体改核心之一

  2017-12-2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价格机制是天然气体改核心之一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

安栋平

  入冬以来,如何加大力量保障天然气供应,已成为业内及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

  开源、节流、扩建、开放

  中国电力报:对于如何增加天然气供应,您有何种建议?

  刘满平:如何增加天然气供应方面,我总结了四个方面,具体包括:开源、节流、扩建、开放。

  “开源”就是挖掘潜力,努力增加供应。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国内天然气的气田气井开采开发力度和集输网络建设,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等的开发力度,提升国内产量。二是要积极与中亚天然气资源国沟通。三是应当利用当前国际LNG市场供应较为宽松,LNG现货贸易急剧增长,气价仍处于较低水平的时机,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到全球购买可靠的LNG现货资源,尤其是美国的LNG资源,积极扩大进口。政府要加大沿海天然气进口码头海域资源的开放力度,可考虑开放一些绿色通道给进口企业使用。

  “节流”就是要“限工保民”,适当减缓需求增速。首先,冬季取暖用气对于居民来说是一项刚性需求,相较于工业用气,民用天然气用量较小,增速也低于工业用气,应优先予以保证。应严格执行“限工保民”,必要时可以牺牲掉工业用气,既要限制上游企业的大工业直供用户,又要限制城燃企业的大工业用户。第二,要循序渐进推进“煤改气”工程,适时启动煤电应急调峰项目。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居民习惯,选择适宜的散煤治理模式。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柴则柴,因地制宜。此外,在季节性用气峰谷差比较大的地方可以保留或适时启动煤电应急调峰项目。

  “扩建”就是要加快LNG接收站和储备体系建设。首先要协调地方各部门关系,尽快确保天津中石化LNG接收站尽快投产。同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力,降低准入门槛,加快推动环渤海地区LNG接收站的建设,以保证华北地区的供气安全。第二,要加快储气库建设,建立完善的天然气储备体系。应参照国内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经验,改变目前储气设施建设仅由天然气生产商承担的局面,严格要求天然气上下游企业都应承担储备责任。中央与地方建设天然气战略储备,天然气生产商与城市燃气建设商业储备,形成完善的天然气储备体系。

  “开放”就是要推动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和互联互通。近日,中石油利用其管网系统将供应华南的部分天然气调配至北方,中海油则利用华南地区的海上气和LNG,通过广东管网为中石油广东用户供应该部分天然气,进而实现全国保供。这种“南北串气”的方式为促进下一步更大范围的管道互联互通、资源平衡开了个好头。未来应加快推进管道独立和LNG接收站独立运营,加强政府监管,加快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准入,促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管网。

  分摊、理顺、引导、协调

  中国电力报:冬季“保供”既是一项企业商业行为,更是一场带有很强公共性质的政治任务,您认为还应做好哪些方面?

  刘满平:要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要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参与主体的责任与成本,我总结为“分摊、理顺、引导、协调”这四方面。

  “分摊”就是要合理分摊“保供”的责任与成本。冬季“保供”既是一项企业商业行为,更是一场带有很强公共性质的政治任务,其责任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也是责任主体之一。但目前政府与企业对于“保供”的责任划分不清楚,国家战略保障与企业商业功能定位不明;跨地区供气商、本地供气商、燃气商业用户不同企业之间“保供”责任也不清楚,基本上由跨地区供气商独家来承担。未来应通过立法规定供应方、需求方、燃气企业、管道企业、上游企业在“保供”上各自的责任,对各主体承担的成本进行合理性分析,对各主体承担的原本不属于自身的成本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

  “理顺”就是要深化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逐步理顺存在的问题。价格机制是整个天然气产业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当前很多问题都集中于价格上。因此,应按照“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机制,逐步理顺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鉴于很多地方终端民用气价格多年未调整,应适时进行适当调整,一来可以降低交叉补贴,缓解相关供气企业经营压力,还可抑制浪费,促进节约。二是要建立调峰价格机制。储气设施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只有建立调峰气价,提高储气库经济效益,才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储气库。三是要建立差别价格体系。天然气需求量不仅存在较大的季节性落差,而且不同的用气领域对供气的可持续性和保供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为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需或合理负担供气成本,应考虑建立阶梯价格、季节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价格和气量差价等差别价格体系。

  “引导”就是要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首先,要加强天然气供需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天然气市场产、供、销动态情况,准确预测未来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完善对上游气源、储气库等冬季保供资源数量、流向的监测,并对外公布,给市场以明确信息。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对部分LNG生产企业和中间商恶意炒作和哄抬气价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第三,要考虑到当前气源短缺,市场供应主体不多,应暂缓天然气交易中心竞价行为,避免引发涨价预期。

  “协调”就是要加强央地、部门、能源品种间协调和政策配套。第一,加强中央与地方、不同部门在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之间的协调。顶层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统筹兼顾。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政策时,既要严格按照中央政策办事,又要考虑当地实情。第二,天然气只是众多清洁能源中的一种,不能将大气治理的重担全部集中于天然气行业上。应充分发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等其它清洁能源的作用,不同品种能源各司其职,协调发展,共同实现清洁发展。第三,在进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推进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降低因改革所带来的对低收入阶层的冲击,兜住民生底线。(本次专访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王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