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关注丨李俊峰: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能源变革

  2017-09-0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李俊峰: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能源变革

中国电力报、中电新闻网记者 赵冉

  在8月2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全体成员大会暨2017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战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的主旨报告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李俊峰指出,互联网思维推动能源变革就是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创造价值,就是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客户需求的共享思想,就是变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创新精神,就是追求美的“艺术的品位”,最终使能源互联网形成一个产业。

  通过共享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

  李俊峰认为,能源互联网的第一点重要思想是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给客户创造价值,赢得能源互联网自身的价值,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找到盈利的机会。“”过去能源行业有个毛病,我能干什么,你只能用什么,比如有些人总是说:‘中国不烧煤烧什么?’因为中国是产煤大国所以就要烧煤,这是一种强迫消费。这句话如果放在互联网时代,客户都走光了。”

  他强调说,互联网思维就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能源互联网也要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能源互联网的客户包括能源生产企业、能源运营企业、用户等,能源互联网要把他们联系起来,原来价值低的提高它的价值,原来没有价值的给它创造价值,以此来体现能源互联网本身的价值。

  互联网的共享思想也是李俊峰重点强调的内容。他表示,共享可以把好多东西不可能用的东西、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变成现实。互联网是把传统的能源思想发扬光大了。电网是最早共享的系统之一,但是这种共享是强加的,用户没有其他选择。互联网的思维下没有强加,是完全的市场行为。

  “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就是共享资源。传统能源系统认为电厂是我的、传输系统是我的,互联网则没有这种想法,而是认为所有的资源都是别人,只需要把别人的东西用好了,用活了,为大家服务就行了。”他特别指出,这种资源共享的想法不仅仅体现在国内,还要运用到到国际上。“我们经常有一句话,‘能源像粮食一样重要,必须牢牢掌握在我的手中。’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通过互联网系统,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被我拿来所用,我们的能源不够了,就用互联网方式从别处获得,这就是能源互联网所起到作用。”

  李俊峰强调,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必须要充分认识能源的商品属性。任何能源都是商品,是商品就可以变成产品和服务,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到达千家万户,用户需要什么能源,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共享的思维方式。

  李俊峰同样强调了创新对于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性。“互联网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夹缝中求生存,从来没有给它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而是设了一道道的门槛,微信从一开始推广的困境,到现在成了中国最重要的通讯手段之一,靠的就是创新。互联网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因此,能源互联网要把能源各个系统中成千上万的系统连接起来,并且找出能够增值的服务。

  提高艺术品位 形成产业发展

  李俊峰认为,用互联网的思维推进能源革命还要提高能源的 “艺术的品位”。,互联网已经把更多没的东西呈献给人类,互联网时代的能源服务也要追求美。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就是能源的美。用电就比用煤要美得多,电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电是能源系统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能源系统能与电相媲美。所以我们希望在能源系统里面更多的用电,大幅度提高用电的比例。我们希望用艺术家的方式改善我们能源的系统,这是我们现在能源互联网需要解决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李俊峰强调,能源互联网必须形成一个产业,必须形成一批企业家。“我们传统互联网方面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了,同样,在能源互联网这样一个领域,也需要做一些类似的开拓和创新。”

  他指出,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本质差别是,互联网技术进步可以很快,因为它是一种信息流,不是一种能量流,不是物质流。互联网的传播量从1K到1M,再几G,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但能源互联网几千倍的增速现在做不到。无论是电力传输还是供给方面都有困难,要看到这些特别困难的地方。另外,能源系统在任何一个国家能源系统都是封闭的,这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难点。

王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