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何勇健:中国的电力系统是全球最安全的 也是最保守的

  2016-12-09 00:00:00    来源:能见派 
A- A+
电力18讯:

由中国能源报社、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和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共同主办的"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发布会暨新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于12月6日在武汉举行。

其中,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就如何从"十三五"规划看新能源产业的机遇发表了主题演讲。

何勇健特别指出,我国能源系统目前相对分割、各自为战,表现能效较低,对新能源发展的包容性也较差。在他看来,"十三五"能源规划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能源系统本身的问题。

【能见派根据中国能源报记者 刘浩 赵唯 程宇婕有关报道编辑补充】

以下为何勇健精彩发言摘编

十多年的粗放式发展道路

虽然我国目前的风电、光伏装机不到2亿千瓦,却出现了很严重的弃风、弃光,水电也出现了弃水,这都是能源系统本身的问题造成的。

尽管我国电力系统是全球最安全的电力系统,但也是最保守的电力系统。最大用电负荷才8亿,而且就夏天的几个小时。电力系统的冗余度非常大。电网利用率非常低。

此外,中国天然气系统也面临很大的矛盾,特别是峰谷差矛盾。北京天然气冬夏的峰谷差最大已经到了16:1。

各个系统是分割的,各自为政。联供联产、梯级利用的效益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还有一点就是,无论是单位内的能耗还是电耗,中国的电价、气价水平跟美国相比也是较高的。

跟十年前比,实际上我国的能源投入产出值很多在下降,这意味着这十多年中国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东部不爱接,西部还要送

跨省区的资源配置也出现了新的矛盾。我国中东部地区拥有接近45%的国土面积,居住了全国96%的人,因此能源大规模输送是国家必须的战略选择。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已成为常态且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现在"十三五"时期面临着一个新矛盾,就是对西部、北部的能源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了,比较效益的优势也减少了,所以就造成了利益矛盾突出,特别是清洁能源。

例如水电属于高密度的能源,因为时空分布的不均匀,如果没有比较效益是很难用行政手段强行要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更多的需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

总体来看,目前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东部不爱接,西部还要送"。

"风火打捆"带来的负效应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生力军,部分地区弃风、弃光、弃水问题严重,其中弃风、弃光集中在"三北"地区,其中主要矛盾是开发布局问题,也就是发展模式问题。

过去我们把更多的基地、装机放在"三北",因为那里风光资源更好,但是恰恰市场容量很小,所以就被迫送出来。

但是由于风光本身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必须通过火电机组来打捆外送,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火打捆"、"光火打捆"的模式。

但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能源清洁化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带来的影响是负效应的——为了多外送新增的风电,就要新增火电,然而实际上送的火电更多,风电更少,不但没有改善能源结构,反而烧了更多的煤。

这种发展模式的最大风险是其不可持续性,与发展新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驰。

此外新能源本身的成本偏高,需要补贴来支撑发展,这也是很大的隐患。

新能源的最大问题不是间歇性和价格高,还是因为低密度。低密度的东西,如果用高密度的方式来利用,代价是很高的,得不偿失。要用低密度的方式就地利用。

天然气一边用不完,一边用不起

天然气跟新能源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首先天然气作为主力能源的热电冷三联供,有利于风光能源在当地的消纳。其次,二三十年后天然气要慢慢降下来,更多是通过可再生能源来替代,更清洁化、低碳化。

天然气消费市场亟待开拓,天然气面临低水平供大于求困局。约有400-750亿方天然气需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我国人均天然气水平很低,不到美国的十六分之一,只有俄罗斯的二十分之一。

主要原因是用不起,价格高,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管道没有铺到导致的用不上。

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开拓消费市场后,预计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达到3500亿方左右。

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真正的竞争关系,要到2040年以后,才会出现。

"十三五"期间,国产和进口天然气合计可能要超过4千亿方供应量,但是我们的消费需求大概只有3250亿方,也就是还有七八百亿方的气需要找市场、找用户。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尴尬局面。

"十三五"要加快既有热电联产机组,燃煤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要新增4600万千瓦调峰能力。

转变观念摊薄成本是关键

"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发展很快,但跟美国差距还很大。天然气管线刚刚突破6万公里,而美国有50多万公里。因此 "十三五"还要加快建设,为天然气大规模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新能源发展需要天然气,天然气最大问题是价格不灵活。为什么国内气价高,很多用户用不起,但是国际气价便宜?

这是因为过去气源紧张气价高的时候,签订了一些价格较高的照付不议的协议,因此"三桶油"对进口低价LNG的动力不大。

现在是购入海上LNG的好窗口。要扩大海上低价LNG的进口,做大蛋糕,摊薄成本。

现在我们能够在现货市场拿到0.5、0.6元/方的天然气,如果可以和高价天然气中和,就可以把基础气价降下来。

所以,"十三五"重点是推进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发,保证国外进来的天然气可以上岸并送到内陆,这样才可能进来更多的低价气,甚至广大新能源企业家都可以去做天然气业务。

当然,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和国内更多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对进口的依赖性也可以降低,天然气市场的应用也会发展得很顺利。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