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林伯强:能源技术创新重在突破成本瓶颈

  2016-10-24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能源技术创新重在突破成本瓶颈

  ―――访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刘世明

  开栏的话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大量的能源科技创新项目名列其中。此前我国已经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

  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彰显我国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已开始持续发力。在科技创新中,能源科技创新显然是其重要一环。本报从今日起,特推出系列访谈,采访有关专家,请他们就能源科技创新做出解读。希望通过系列访谈,能够为您描绘出一个更加清晰的能源科技发展图景。

  近日,就《“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涉及的能源科技创新要点,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储能将是能源技术进步的关键。

  通过技术进步解决成本问题更可靠

  记者:《“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涉及的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内容广泛,您认为能源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总体趋势是什么?对我国能源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林伯强:科技创新规划对我国的影响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国现在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创新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这种变革从宏观层面是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中微观就是创新的问题了。从能源角度来讲,通过创新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能源结构。

  另外,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减少成本的过程。能源领域很多技术不是不行,主要是现实中行不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本太贵。很多技术在实验室中是可以的,

  但是现实中没有人会用,因为太贵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碳捕获。

  记者:规划中能源科技创新能否全面如期实现?其中攻坚的难点在哪里?

  林伯强:能源的技术很大部分因素是在成本上。因为能源利用到终端肯定存在普遍利用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商业运行,那技术就难有用武之地。那么有两种方法来解决成本问题。第一种就是政府补贴。目前看,风电太阳能都是通过政府补贴来推进的,技术可以,但是这说明该技术还“不够好”。所谓的“不够好”就是成本不够低的问题。政府补贴是解决成本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技术进步。理论上讲,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才是真正可靠的。因为政府补贴是不稳定的,但是通过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下来,是不会反弹的。

  攻坚的难点就是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从工科的角度讲,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讲,还不够,因为成本不够低。比如通过管理手段也可以降低成本。

  所以在很多问题上,工科和经济学的看法是不同的。   

  储能系统是非常值得投入的领域

  记者:能源科技创新在传统能源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林伯强:在传统能源领域,比如煤炭,如何用得更干净?清洁利用技术都有,但是还是存在成本问题。如何把煤炭利用得更干净、更便宜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在新能源领域,电动汽车、风电、太阳能,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技术进步,进一步把成本降低。

  那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哪个领域更加值得投入呢?我觉得储能是关键。在今后的能源系统中,如果储能系统完善的话,那么整个人类的能源系统就改变了。那么通过储能配合的太阳能就足够了。这样对电网的影响很小,又克服了太阳能本身的问题。

  从终端来讲,通过更多的用电,比如用电动汽车来替代燃油汽车,整个能源系统都将改变。储能系统我觉得是真正值得投入的领域,假如这一领域实现突破的话,我们很多能源问题都能解决了。

  记者:显而易见,人们更容易认为新能源领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那么您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作用?

  林伯强:传统领域比较不容易,因为涉及排放问题。要把能源做得更干净一些,那成本就会比较高。但科技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话,我们有一个比较干净的能源系统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我们提到的把传统能源减少多少,可再生能源增加多少,都无从谈起。

  我国要打造能源技术自主品牌

  记者:我国能源科技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在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先进技术方面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林伯强:我觉得在传统领域,差距应该是非常小了。甚至说在传统领域我们的一些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国外的了。从大型发电技术来说,我们的很多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新能源领域咱们的技术短缺就比较明显。中国的规模很大,但是没有国外精细。比如风电、太阳能方面的技术,中国是世界一流的,但不是顶尖的。在储能和电动汽车方面,中国的差距还比较大。

  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自主创新也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像火电技术,以前都是学别人的,但是现在我们就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重点是,我们的技术未来是要走在世界前列的,肯定要打造自主品牌。

  记者:规划要求科技创新支撑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在这两方面,能源科技创新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林伯强:能源结构调整讲的就是新能源,增加新能源的比例,降低传统能源占比。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也是要加大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因为新能源对于温室气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两方面是同一个道理。但是在有些技术方面,比如碳捕获,就是对排放的温室气体采取捕获和存储的方式。那么,同样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目的,我觉得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比进行碳捕获要快得多,就是因为前者成本比较低。碳捕获目前的成本还是太高了,据我所知,没有人在进行商业运行。减少同样数量的碳排放,通过增加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就简单得多。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