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李应博:光热发展须平衡上下游产业链关系

  2016-09-2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光热产业发展须平衡上下游产业链关系

――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应博

中国电力报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邱丽静 谢先哲

  “目前,电力产能过剩是传统化石能源必经的一个阶段,作为新能源的光热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9月22日,在2016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的柴达木光热发展促进中心成立仪式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应博针对光热发电的前景做出了研判。作为国内光热发电行业的专家,记者就相关专业问题对李应博进行了专访。

  光热发电产业引领新能源发展

  中国电力报:您是如何看待我国光热产业的?在目前电力过剩情况下,发展这一产业的必要性何在?

  李应博:国家在倡导新能源产业发展当中,光热产业应该说是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过程中,光热产业能够弥补光伏产业的诸多不足,从而加强新能源领域的互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光热产业非常有必要。目前,电力产能过剩是传统化石能源必经的一个阶段,作为新能源的光热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

  电价出台有利于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光热标杆电价出台对于推动光热产业发展作用几何?

  李应博:用价格引导是我国扶持产业发展非常有力的手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调研,最终确定了1.15元/千瓦时的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在我看来,标杆电价出台将会极大地促进光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吸引大量投资。当然,这个价格不是光热发电最终的价格,未来电价仍有很大下降空间。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些研究,很多企业认为,恰恰是这种电价下降空间让他们看到了光热产业的发展契机。所以,未来光热产业的发展将会更加规模化、更加优质、成本更加低廉。所以说,价格的引导对光热产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应该说是一个首要考虑推出的政策。

  政企密切合作共营健康产业生态环境

  中国电力报:目前,光热产业闸门已经打开,您认为当前参与光热产业的企业应该如何顺应形势推动产业发展?

  李应博:对于光热产业来说,从上游研发、中游产业示范,到下游的商业化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模式。那么,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来说,不论是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装备,还是到产业示范,到下游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说都将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包括本次大会成立的柴达木光热发展促进中心,企业界在产权合作、产业预测、产业政策研究方面通过密切合作,将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另一方面,企业本身在产业链上下游、垂直关系、水平关系的整合、资源的整合、成果的共享,以及细分市场的协调,这些都是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在政策方面,随着产业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新的宏观政策也需要根据形势随时出台,确保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当然,企业也要给政府及时反馈建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确保政府清晰掌握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和问题,政府企业密切联系、沟通、互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环境,这对于光热产业是非常重要。

  光热发电产业要避免扎堆过热

  中国电力报:您对光热行业未来发展有哪些预判和期望?

  李应博:毫无疑问,光热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但同时,正如我刚才所述,光热产业发展还应避免扎堆过热,很多投资的风向标给出信号,可能是机遇局部的判断,一定要做好对全局的分析,光热产业竞争的格局,光热产业本身发展的特性,以及地方资源的禀赋自然优势,选好项目和技术路线,避免投资风险。在这方面,光伏产业之前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最后导致产能过剩、许多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光热产业发展一定要避免这一点。当然,光热发电产业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广阔的,青海尤其是海西州,作为光照资源富集地,作为光热产业的先发地,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建成一个极具示范意义的光热产业基地。

赵雅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