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张国宝:中国能源工作的重点已经改变

  2016-07-27 00:00:00    来源:亮报 
A- A+
电力18讯:

  人物介绍

  张国宝,浙江人。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现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关于世界与中国能源问题,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能源是长青产业,石油价格出现回暖趋势。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科技进步如何日新月异,空气、水、粮食和能源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过去如此,今天如此,将来还将如此,所以我认为能源才是真正的长青产业,人类须臾不能离开。

  近两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能源消费增长也放缓,加上供应增加,能源市场呈现疲软,价格下跌。石油价格低迷是这两年能源领域的一大关注点。在经过近两年的价格低迷后,石油供需状况做出调整,逐渐趋向新的平衡,石油价格出现回暖的迹象。由于去库存还需要一定时间,价格回升也需要一定时间,但价格回暖的趋势已经可以预见,石油价格在明年应该有所回升。

  在研究能源价格时,供需基本面仍然是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但金融、地缘政治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日渐突出。

  二、从长远看,可再生能源终究要替代化石能源,但石油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将在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是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亮点。由于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氛围下,新能源的发展得到高度关注。如果从长远看,可再生能源终究要替代化石能源,人类应当未雨绸缪。类似电动汽车这样的石油替代产品应该大力推广应用,但从近期来看,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对于像飞机这样的交通运输领域来讲,还具有不可替代性,石油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将在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能源问题还与地缘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关注地缘政治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是研究能源问题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中国在世界能源事务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能源事务没有中国参与就不具有代表性。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石油进口量也逐渐与美国相当,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因此中国在世界能源事务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能源事务没有中国参与就不具有代表性。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技术进步很快,在传统能源领域,例如煤炭发电、输变电领域,中国某些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当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技术。

  四、中国能源工作的重点已经从增加供给为主转变为以调整结构、技术进步为主。

  受经济发展减速的影响,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也在放缓,十年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能源需求增长8%~9%的状况已经改变。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能源需求的增速都很低,煤炭价格、电力需求也出现了疲软。中国已经从过去几十年以增加供给来满足能源快速增长需求为特征的能源工作状态,转变为以调整能源结构、技术进步为主的工作重点,但是国内还有些人没有清醒地从过去习惯的状态中调整过来,煤电仍然上得过快。

  五、中国的煤炭峰值已经过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煤炭消费峰值,过去多数专家设定为2030年,后来又提前到2020年,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煤炭峰值已经过去。在改革和执行能源政策时,中国同样存在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诉求,能源研究机构要跳出这种利益集团的立场来客观分析问题。

  六、世界能源治理结构是又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IEA只代表了发达国家的石油进口国,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必须进行改革才有生命力,但是现在OECD组织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七、全球化遇挫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最近的一大新闻是英国脱欧,众说纷纭。在我看,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国际发达国家热衷推出的全球化遇到了挫折,在能源研究中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本文为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上的发言摘要,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