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数据调查|能源创新要用好高精尖人才

  2016-06-1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微话题・大数据系列调查(13)|能源创新要用好高精尖人才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赵雅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两步走”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我国能源产业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于目标的实现我很有信心。”

  能源技术革命是推动实现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6月,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明确,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0%。

  除了非化石能源发展压力巨大外,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也需要进行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因此,推动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势在必行。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此次《行动计划》共发布15项重点技术创新任务,值得关注的是,能源互联网也被列入其中。曾鸣表示,能源互联网创新技术被列入重点创新任务非常重要,它是根本解决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要想实现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非常复杂,且具有很大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能源作为商品,它的特性与普通商品不同,能源互联网的创新也与一般互联网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影响因素,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等逐步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源互联网一定要真正地实现多种能源的协调优化,资源的整体最优化配置。其次,要把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外部的能源体制改革以及相关政策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就是信息技术,到底如何与能源的物理规律紧密融合,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很多项目来进行创新。”曾鸣建议。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大国正在加快能源技术创新脚步。美国发布了《全面能源战略》等战略计划,将“科学与能源”确立为第一战略主题,提出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最终市场解决方案的完整能源科技创新链条;欧盟制订了《2050能源技术路线图》等战略计划,突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智能电网、碳捕集与封存、核聚变以及能源效率等方向的发展。

  我国非常重视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近年来,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核电方面,我国已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我国建成投运多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试验示范线路,特高压技术和装备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要技术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然而,不可否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技术创新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最需要改善的是哪些方面,应该如何改善?日前,中国电力新闻网、中电传媒微博、微信、论坛进行了数据调查。(如下图)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硬件、人才、规划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人才问题是目前社会普遍担心的最严重短板(占35.85%)。曾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人才的培养、管理等方面做出各种努力,例如,发布“千人计划”、国外引进人才等,但实施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因此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完善。

  另外,32.35%的受访者认为最大差距是核心技术缺乏。20.50%的受访者认为创新活动与产业需求存在脱节是我国要改善的重点,“我国在如何科技创新的需求和产业的需求能够结合起来方面一直做的不好,最主要原因就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两只手没有结合使用,两方经常发生一些掣肘的问题。”曾鸣表示。另有11.30%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和技术发展路线图有待完善。

  调查期间,一些基层电力员工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南网超高压修试中心严实:能源领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也是能源科技发展的重要遵循。其一,能源领域投资大、周期长、惯性强。其二,能源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战略属性和环境属性。所以,能源科技发展必然遵循能源规律。但是,目前能源科技还存在重投资建设、轻长期规划,重研发、轻应用的现状。能源技术应用的惯性强,一旦某种能源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能源科技发展必须面向未来,进行创新驱动,绝不能急功近利。否则,落后将意味着在几十年内受制于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处于被动局面。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可以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战略需要出发,还必须进行能源科技的自主创新、工程示范、推广应用,不能只拘泥于成本和产业化,避免出现从“能源匮乏”变为“技术匮乏”。

  福建后垄溪水电公司刘清芳:与国际能源科技相比,我国能源科技目前存在的最重要差距是核心技术缺乏,关键装备依赖进口。比如,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正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我国风机制造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大型风机设备几乎被丹麦、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全部垄断。国产机组质量普遍不高,易出现故障,这使风电建设运维成本大大增加,而海上风电代表着风电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制高点,必须加强技术创新。

  要加快技术创新,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国家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加强,一是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使高精尖人才留得住、用起来。二是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根据最紧迫的产业需求有方向地开展研发。三是国家加大资金、资源等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

责任编辑:廖红兴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