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林伯强:煤炭企业步入“熬时间”阶段 以时间换空间

  2015-08-21 12:02:22    来源:华夏能源网 
A- A+
电力18讯:    
  解决的根本在于减少产能以平衡供需,主要通过主动平衡和被动平衡。被动平衡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由,关停落后产能;主动平衡则主要指企业自我限产。

  今年煤炭市场继续恶化,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只有2012年同期的10.5%,企业亏损面达70%以上,剩下的在亏损边缘。按道理说,传统的“迎峰度夏”用电高峰会使煤炭需求好些,现在看来也没有使煤炭价格企稳向好,原因是生产用电接近整体用电的80%,其他非生产用电约占20%(其中居民用电占比大约13%),也就是说即使在传统的季节性用电高峰,如果生产用电需求比较弱,煤炭需求很难有明显好转。

  国内煤炭约50%集中用于发电,如果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需求不好,电力需求就趋弱,对煤炭的需求就不旺。但煤炭市场价格已掉了一半,理论上往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亏损面已占七成,今年上半年煤炭企业利润率与去年同比下降67%,煤炭价格应该基本上在底部。目前政府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复苏,从而增加电力和煤炭需求,所以市场预期煤炭需求在明年初开始有所好转。

  那么,煤炭企业如何应对目前需求低迷、量价齐跌的局面?煤炭消费峰值已经非常接近,所以解决的根本在于减少产能以平衡供需,主要通过主动平衡和被动平衡。被动平衡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由,关停落后产能;主动平衡则主要指企业自我限产。

  煤炭企业有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应对的措施。中长期的选择比较多,包括寻找新的增长点、转型、煤炭清洁化、煤炭走出去等,但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时间,属于今后企业的发展方向,难以解决目前企业面临的短期困境。所以,对煤炭企业来说,寻求短期措施更加迫切,不幸的是短期应对选择其实并不多,比较通俗说就是“熬时间”,套句时髦话是“以时间换空间”,具体办法无非是“限产和降成本”。事实上,“限产和降成本”都是企业面临短期困难时最基本的市场化应对。

  主动限产不容易。由于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煤矿停工和复工相对灵活,让所有的煤炭企业都遵约限产基本上不可能,因此集体限产的效果很差。煤炭企业盈利主要包括三个要素:成本、价格和销售量。目前煤炭价格不断走低,煤炭企业越亏损,就越需要增加产量,所以不但要继续生产,甚至可能超产能生产,导致价格更低。

  对于煤炭而言,这是个“恶性循环”,现实中更可能出现的是“限产”下的恶性竞争。因此,降成本应该更可行。当然降成本也不容易,企业在行业低迷时通常采用降低成本(无非是减少投资和裁员减薪)来熬日子,煤炭不会例外。

  被动限产也不容易。虽然通过行政手段限产一般短期有效,但政府鼓励煤矿关停和限产似乎也没有对煤炭产能过剩产生很大影响。去年年底国家为治理雾霾,要求到2017年底仅京津冀鲁的煤炭消费量需要在2012年基础上减少8300万吨。最近还出台《关于对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煤矿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近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重申关停煤矿目标,到今年年底前将煤矿总数控制在1万座以下。这对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都不容易。

  对企业来说,停产可能意味着破产,资金链一旦断裂将会破产,而地方政府将面临社会问题。尤其是煤炭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职能(如就业和社会福利),真正退出产能其实相当困难。

  所以短期煤炭市场不容乐观。下半年冬季的用煤高峰也会来到,或许给煤炭行业带来需求增量,但是这种季节性需求增加,不足以抵消经济运行对煤炭需求的影响,所以还是期望下半年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下,稳增长措施逐步到位,使煤炭需求有所好转,包括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能够走出比较好的态势,提供比较好的煤炭和电力需求,煤炭基本面改善才有希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