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王瑞祥:望推进中国火电水电走上国际舞台

  2015-09-14 09:04:23    来源:新浪财经 
A- A+
电力18讯:    
  导读: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于2015年9月7-9日在京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首先致辞。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于2015年9月7-9日在京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首先致辞。

  以下是发言实录:

  王瑞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这春华秋实的美好季节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和能源装备展在这里开幕。我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峰会和展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兄弟协会与合作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大家知道,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能源是国际政治、金融、安全博弈的焦点。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的阶段,世界各国无不把能源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纷纷谋篇布局,力求在能源领域,国际产业分工当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能源发展,近些年先后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方针、目标和任务。提出来了加快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并开启了能源产业各项改革的进程。近期有关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把绿色发展与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列入了基本方针和重点领域,阐明了我国适应国际化发展大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现能源科学发展的方针和任务举措。

  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成绩显著,供应能力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科技进步也迈出新的步伐。特别是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体系,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的加快,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机械工业是为能源发展提供装备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机械工业总体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我们的发电设备产量自2006年起已经连续9年,每年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2014年达到1.33亿千瓦。那么最近这些年来,始终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以推进大型化,高参数化为重点,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结构优化,提高能源装备自给率,如今发电设备已成功实现100万千瓦,实现了84千瓦级和100万千瓦级大型水电机组的自主生产。百万千瓦超出火电机组,每度电耗煤比当前国际平均水平低16.3%,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输电能力明显提高,输电线路损耗大幅降低。

  我觉得我们在现在从国家的角度,特别是克强总理向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大力推荐核电,实际上我们的火电,我们的水电,我们的技术更成熟,成套设备国产化率更高,我们更有优势,在这方面,希望我们有关方面大力推进我们的火电、水电能够走上国际舞台。

  此外在发展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功率的风电发电机组,液压天然气运输船,以及大功率柴油机等配套设备中,也实现了技术突破,提供了装备支撑,为我国的能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装备取得的进步,离不开国家能源发展正确方针的指导,离不开能源发展各行业间的长期协作。正是由于能源装备和行业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构筑了能源发展的保障,成为了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

  特别是通过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煤电联动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多种途径,有力促进能源和能源装备的产业协同共进。随着我国能源的调整,转方式的推进,无论是能源产业的变革,能源技术的创新,能源市场开发拓展,能源国际化水平提升,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健全行业间的协商协同和协作,都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稳固的产业链条和利益共同体,形成推动我国能源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今年的国际能源峰会,是由五大联合会在这里共同举办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相信把这次峰会作为一个起点,今后各大行业之间,通过协会这个平台,就可以使这种协同协作和合作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提高水平。今天峰会以能源改革释放红利,技术创新促进发展为主题,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头脑风暴,旨在搭建能源发展更加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能源产业间,更加有效的协同合作,共同为推进我国能源更好更快发展献计献策,我觉得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前就加强产业之间的协作谈点看法。

  第一凝聚新共识。当前我国进入全国深化改革的阶段,各行业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面对着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兴起,面对实现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我们要重新审视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凝聚思想共识,深入思考,我们肩负的任务和责任,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深化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强化合作共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牢协作发展的思想基础。我觉得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到了我们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

  第二坚持以创新促进发展。坚持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各行业要针对所在行业能源发展当中的主要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分析。特别是在总结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精心在十三五规划中予以谋划,定出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破解的思路和举措。继续坚持合作,协作,拧成一股绳,共同破解技术难题,实现协作创新。加强在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中协同,互联互通,联合共做,联手推进。

  第三创品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持续对外开放,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基本国策。一带一路的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做出来的重大举措。能源和能源装备各行业要参与其中,大力提升引资、引质、引技的水平,打造中国品牌,构建高端产业链,培育核心竞争力。面临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携手推进能源和能源装备走出去,实现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中打开新局面,建立新业绩,共同为提高我国能源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做出努力。

  各位来宾,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孕育中,我国能源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始了,我们面临着极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械工业作为能源装备的重要提供者,将继续以实现绿色制造和提供清洁优质高效装备为己任,为推进我国能源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懈努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我国机械行业唯一综合性的社会组织,将继续和大家一道,不断扩展服务领域,搭建服务平台,做好各种服务,同时我也衷心的希望,能源各个行业群策群力,共同为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能源盛会,为实现我国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也做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和展会取得圆满成功,也预祝我们能源产业相互之间的协作取得新的丰硕成果,谢谢大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