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陈全世:明年电动汽车产业或迎首轮低谷期

  2015-09-15 17:15:37    来源:中国汽车报 
A- A+
电力18讯:    
  8月21日,第十八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东风汽车公司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就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动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现状以及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做了深入报告。在今年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陈全世对于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隐忧,他认为,电动车辆或将在明年走入低谷期。

  ■下半年将再迎高潮

  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6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新能源乘用车取得可喜发展,销售量达到5.67万辆,占到新能源汽车前半年销售总量的72%,也占到了全部乘用车销售量的1.34%。“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用‘发展的春天’来形容似乎毫不为过。”陈全世说。

  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已经初步理顺了思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无论是整车、关键零部件技术,还是基础设施配套技术都已取得可喜突破,已经发布的若干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陈全世说,“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增长幅度较大,年底前肯定还会较快增长,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15至20万辆。”

  此番预计数字并非空穴来风,下半年历来是汽车行业的产销旺季。目前看来,很多厂商接到的订单任务尚未完成,而国内几十座示范城市必须在年底前完成推广数量的任务指标。因此,接下来的上升空间将会非常大。陈全世表示,下半年的产销量甚至可能达到上半年的两倍。

  ■技术问题将引产业“跳水”

  政策利好成为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推手,而产量的快速增长并不能掩盖关键技术缺失短板。陈全世在会上直言不讳地谈到快速增长中的隐忧。他认为,在整车集成、轻量化、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首先,车型基本上是燃油车的改装型,像特斯拉那样根据电动汽车的特点全新设计的车型很少;轻量化、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系统效率等问题仍然很突出。“目前许多地方和企业热衷于上整车项目,但对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力度不够,在产业化方面落后于整车,在已经试运行的一些新能源车型中,不少是从海外跨国公司购买的关键零部件。”陈全世说。

  其次,个别地区出现示范运行的车辆性能大幅度缩水现象。例如,海口市纯电动出租车非正常停驶,这些车辆都是三年前“十城千辆”示范项目投入运营的。据海口的出租车司机反映,纯电动出租车电池蓄电量小、换电次数多,而海口只有一个充换电站,在车辆电池性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就应该配备充足的充换电站,但长时间的排队换电令他们叫苦不迭,只得考虑退车。

  另外,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到今年年底时,总计将有30万辆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而最近在深圳、厦门发生的几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不得不引起业内深刻反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问题也开始频频出现,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显得越来越急迫。”陈全世说。

  众所周知,电池的正确使用与存储温度、充放电深度、快充过充程度等密切相关,过充会损坏电池,同时也是目前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电池水平良莠不齐,将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426”电动大巴起火事件的原因即是车辆动力电池充满电后,动力电池过充72分钟,过充电量58kWh,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最终导致火灾发生。据业内人士分析,此类火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策略存在缺陷、充电系统功能不完善、监控数据不被重视所导致。

  最后,动力电池技术方案还未确定。陈全世表示,标准化的电池规格到底是怎样的,目前谁也说不准。在电池材料的选取上,正极材料应该用磷酸铁锂、锰酸锂还是三元材料?石墨烯到底能不能用在负极材料上?以及在电池成组技术路线上是使用激光焊接还是螺栓联接?在串并联方式上是选择先串后并抑或相反?另外,在驱动电机的选择上,是永磁同步电机还是感应电机,是高压系统(300V/560V)还是低压系统(144V以下)?诸如此类问题现在都没有一个定论。“因此,在经历了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之后,未来的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可以预见,明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低谷,销量很可能会大幅跳水,或许会是今年的二分之一。”陈全世说。

  ■低谷期间可调整创新

  爆发式增长之后,必然应该对前一阶段工作做好总结,进而调整未来发展方向,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必定符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

  陈全世在会上谈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低谷期间,应该将车辆的检测评估工作放在首位。“从‘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应用到今年底,累计将有3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些车辆的技术状况和水平差异较大,经过几年使用后,现在必须像燃油车一样得到应有的重新检测和认证,确定其技术状况。只有通过车辆检测,才能发现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此前,工信部曾下达通知,要求各示范城市政府新能源汽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各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加强组织领导,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于发现问题的车辆,需立即督促汽车生产企业尽快采取改进措施,消除隐患。

  陈全世在会上提出,不仅各个示范城市要重视车辆安全性能,企业也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检测和评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要树立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国内有能力的大型主机厂,至少要保证像传统汽车一样进行年检,对产品的动力性能进行抽检,以保证安全运行。”

  在注重安全检修的同时,利用好明年的产业调整期进行技术和质量上的创新升级,也是各企业深耕发展的方向。陈全世说:“中国并不缺乏汽车生产厂家,关键是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否具有创新技术和创新精神。”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低谷期正是产业进行“十年磨剑”的大好时机。未来,要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就应在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上下大力气,对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燃料电池等零部件进行产业化转型,进一步提高车辆性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更加关注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利用这一机会进行技术方案的研究评估和提高将是个好机会,等到下一轮产业高潮来临时,我们才会更好地可持续发展。”陈全世最后总结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