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观点 > 正文

红炜:中国光伏曾经可能落后30年

  2015-07-16 10:38:31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当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步伐过快,不仅输掉了自己,更输掉了苏联。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还从来没有扮演过在一个现代产业方向上引领世界的角色,这是机遇也是风险。

  一个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光伏面前

  历史,有必然也有偶然,如果一些偶然的机会没有抓住,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必然。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光伏产业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几个偶然,中国光伏就一定是另外一个必然,要达到今天的世界第一位置,也许会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2000年10月,如果不是偶然因为无锡市王家骏副书记的秘书彭刚也在关注光伏,也许无锡尚德这个曾经排位世界第一的光伏企业至今还只是一份商业计划书;2005年春节,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车祸,也许赛维LDK这个曾经排位世界最前列的光伏企业就不会落地江西新余。而这些偶然,还不是决定性的偶然,相对决定今天中国光伏地位、全球光伏生产水平,1999年7月杨怀进与施正荣的见面才是决定性的偶然。

  不久前见到杨怀进,求他再讲无锡尚德的诞生,再讲这段世人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也许知道却不一定全知道的往事:本来杨怀进与施正荣两人的首次见面应是在1997年的某一个周末,因为一个偶然就拖到了1999年的7月,于是就有了后面光伏人都知道的故事。如果二人的见面早几年,无锡尚德能否成立是问题,成立了能否活到2004年以后的辉煌也是问题;如果二人的见面晚几年,中国光伏产业的规模化就可能就要晚几年,而没有规模化的中国光伏产业出现,或者今天欧洲的光伏加工业即使不是全球第一也一定比今天强大,或者今天的光伏加工大国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马来西亚。而这一切,都被被杨、施二人在1999年7月那个时间点的见面改变了。

  现在,一个新的机遇摆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前面,这就是光伏发电成为补充能源时代的到来。

  中国光伏抓住这个机遇的可能性

  面对这个机遇,抓住它,中国光伏产业必将更加强大,必将扮演引领人类清洁能源事业进步的角色;抓不住它,中国光伏则会出现不应出现的结果,只能扮演跟随人类清洁能源事业进步的角色。

  在光伏发电还在补充能源阶段,中国光伏产业的思考是被动而简单的,发展战略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在光伏发电进入补充能源阶段,中国光伏产业的思考必须是主动而系统的,发展战略必须是大致清晰的。如果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战略,中国光伏抓住和抓不住新的机遇的可能性同时存在。

  对于当前中国光伏而言,抓住机遇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首先是因为中国已经有了主动而明确的发展目标。从去年底北京APEC峰会中美两国领导人签署的共同减排协议开始,到随即公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再到不久前解振华在中欧经济论坛上代表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减排承诺,中国的减排目标越来越清晰,准备越来越充分。而大幅提高光伏发电则是实现减排的最重要手段。

  其次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最强大的光伏产业。从去年中国光伏产品销售总量已经占据70%的世界市场份额,到今年中国光伏电站市场建设规模即将占据年度40%的世界市场比例,中国光伏从生产能力到消费能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再次是因为中国已经没有退路。2012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据世界的1/3,201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6%,雾霾已经到了国人一天也无法忍受的时刻,“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中国对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改变生存环境的发展之路别无选择。

  同时,中国光伏面临风险和抓不住机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首先,光伏是人类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走弯路这种技术性风险,也面临着革命性技术出现这种颠覆性风险。在人类创新的路上,步子迈得过快是风险,过慢也是风险。当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步伐过快,不仅输掉了自己,更输掉了苏联。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还从来没有扮演过在一个现代产业方向上引领世界的角色,这是机遇也是风险。

  其次,光伏目前还是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突出市场化和尽快实现完全市场化始终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而市场化思维体系和成熟市场化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在这一方面,中国先天不足。

  在光伏发电还在探讨能源阶段,中国抓住了机遇,实现了弯道超车;在光伏发电进入补充能源阶段,中国能否再次抓住机遇,考验着国家和光伏人的智慧。

  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第一,清醒地认识探讨能源和补充能源阶段光伏产业竞争环境的异同。

  在探讨能源阶段,中国光伏产业所以能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竞争的主战场是生产环节,靠是最新的高端装备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加工业在世界上几乎战无不胜。

  在补充能源阶段,中国光伏要取得应有的成功一定不那么容易,因为必须面对产品生产和电力消费两个市场。不仅要靠极具竞争力的加工业,要靠电站建设市场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投融资能力,还要靠市场化消费环境,更要靠一个国家的产业、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

  相对光伏产业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中国现行的生产关系是不相适应的,甚至是制约生产力进步的。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的每一个质的进步,或者等待生产关系的进步,或者挑战现行生产关系。

  第二,科学把握非市场化要素对光伏产业完全市场化的作用。

  在探讨能源阶段,依靠电价补贴是核心问题。在补充能源阶段,取消电价补贴是核心问题。总之在光伏产业进入完全市场化阶段之前,政策扶持与市场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一定是根本决定一国光伏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问题。

  德国光伏的生产和消费从世界第一到今天的绝非最强,受限于2012年开始的大幅下降的政策性补贴。美国光伏虽然面临2017年投资税收抵补从30%下降到10%,但是电站建设市场似乎对平稳增长充满信心。在光伏发电进入补充能源阶段,中国要想成为光伏强国,如何处理好通过非市场化手段加速光伏产业完全市场化进程是最考验智慧的。

  在光伏产业,学习、引进市场化手段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这些市场化手段在中国这个市场实现最佳的结果。当前中国发生的股灾,不是因为缺少金融手段,而是因为对冲、杠杆这些金融手段都有了,我们却不会很好地使用和管理它。

  第三,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企业。

  当前,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产业的双重变化和压力:产业整合进入残酷收官阶段,利润空间被无情挤压;光伏发电进入补充能源阶段,补贴政策必将盛极而衰。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在补充能源时期的日益强大,是建立在光伏企业生死竞争的基础之上,而这个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企业。

  在探讨能源阶段,光伏企业只需要关注补贴政策的变化,比的是谁的规模更大;在补充能源阶段,光伏企业必须不断地学习、紧跟市场变化,比的是谁有独到的商业模式、谁更快适应市场化发展、谁能把握电力改革的大方向。

  虽然分布式给人类能源供给带来多元革命,但总体而言,能源是规模经济、垄断经济,它能提供给今天数量庞大的光伏企业的机会和时间空间是有限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是决定一个光伏企业未来三年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抓住了,成就了今天强大的中国光伏。现在,一个新的机遇来到了,考验着中国光伏产业,相信“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后悔”的事情不会发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中心化
  • · 王志轩:中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十大趋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