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斌:屋顶分布式或成太阳能电站主流
2015-05-27 14:23:13 来源:中国科学报
A-
A+
电力18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能源基金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这份报告大胆提出了一个关于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情景:到205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将在能源消费比例中占据60%。
从2014年的不足3%到2050年的60%,这个数据是否可信?
太阳能投资需求十分“饥渴”
目前在我国,太阳能在整个能源行业所占比例最小,2014年总的发电量中,太阳能发电比例不足0.5%。正因如此,太阳能发电或许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领域。
德国、法国已经宣布2050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我国由于可再生能源一直以来利用率低,要达到60%的比例看起来不容易完成,但要考虑到太阳能发电储能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大幅度增加并非难事。
根据以上预测,到205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7亿千瓦。而截至2014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有2900万千瓦,在未来36年间,新增装机容量267100万千瓦,即使按照每千瓦投资5000元计算,需要总投资达到133550亿元,年均投资超过3700亿元。
2014年我国太阳能装机容量仅略高于1000万千瓦,而按照2015年的发展目标,未来36年期间,年均装机容量必须达到7419万千瓦才能满足需求。
由此可见,2050年之前中国太阳能投资需求将面临“饥渴式”的投资机会,这从近年来太阳能电站投资变化分析中可见端倪。
以年发电1500小时计算近年来太阳能电站投资变化:2010年每千瓦需投资20000元,到2015年每千瓦投资下降到7500元,度电成本由每千瓦时1.2元降到了0.6元,足足降了一半。
究其原因,这要归结于自2010年以来太阳能电站主要设备的明显变化:60块电池片的组件功率从210瓦提升到了265瓦;组件价格从每瓦15元降低到每瓦4元;逆变器价格从每瓦3元降低到每瓦0.22元。就像在2010年很难估计5年后太阳能设备的价格一样,现在也无法预计2050年太阳能设备价格会降低到什么程度。
投资人应有“火眼金睛”
基于对2050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乐观估计,对于投资人来说,要分辨不同太阳能电站的机会与瓶颈,选择最具潜力的电站进行投资。地面电站和屋顶分布式电站是目前光伏电站投资的两大类型。
地面电站拥有清晰的产权而容易获得金融支持,安装、接入方式简单,只与电网有结算关系,这都是其优点,但同时地面电站存在占用大量土地、补贴到位时间长等不足。此外,地面电站还受电改影响较大,由于发电侧放开竞价上网,光伏地面电站竞争力严重不足。
屋顶分布式电站的缺点则是因产权不够清晰,不容易获得金融支持;安装、接入方式相对复杂;结算关系上存在屋顶业主、投资方和电网三方关系,业主有违约风险。但不占用土地、电量消纳不受限制、首次补贴到位时间为一个季度等都是屋顶分布式电站的优势,同时,由于是直供电,屋顶分布式电站未来会成为售电公司的首选。
目前国外光伏电站的主流形式是分布式电站,德国有70%的电站属于分布式,这是大势所趋;地面电站存在储能未解决前会被刚性限电、未来电改竞价上网等风险;电改之后,由于发电侧放开,单纯的光伏发电公司很难生存,而地面电站在竞价上网的规则下竞争力是最弱的。售电侧放开以后,分布式发电公司是售电公司最好的生存基础,是最贴近客户服务的供电方式,比起地面光伏电站来说,风险要小很多,且分布式电站也为未来节能服务提供了客户入口。
虽然要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政策层面仍有待完善,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屋顶分布式电站将成为太阳能电站的主流,并在可再生能源消费中占据更大的比例。(记者根据北京君阳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立斌在未来学院的演讲整理)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能源基金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这份报告大胆提出了一个关于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情景:到205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将在能源消费比例中占据60%。
从2014年的不足3%到2050年的60%,这个数据是否可信?
太阳能投资需求十分“饥渴”
目前在我国,太阳能在整个能源行业所占比例最小,2014年总的发电量中,太阳能发电比例不足0.5%。正因如此,太阳能发电或许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领域。
德国、法国已经宣布2050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我国由于可再生能源一直以来利用率低,要达到60%的比例看起来不容易完成,但要考虑到太阳能发电储能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大幅度增加并非难事。
根据以上预测,到205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7亿千瓦。而截至2014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有2900万千瓦,在未来36年间,新增装机容量267100万千瓦,即使按照每千瓦投资5000元计算,需要总投资达到133550亿元,年均投资超过3700亿元。
2014年我国太阳能装机容量仅略高于1000万千瓦,而按照2015年的发展目标,未来36年期间,年均装机容量必须达到7419万千瓦才能满足需求。
由此可见,2050年之前中国太阳能投资需求将面临“饥渴式”的投资机会,这从近年来太阳能电站投资变化分析中可见端倪。
以年发电1500小时计算近年来太阳能电站投资变化:2010年每千瓦需投资20000元,到2015年每千瓦投资下降到7500元,度电成本由每千瓦时1.2元降到了0.6元,足足降了一半。
究其原因,这要归结于自2010年以来太阳能电站主要设备的明显变化:60块电池片的组件功率从210瓦提升到了265瓦;组件价格从每瓦15元降低到每瓦4元;逆变器价格从每瓦3元降低到每瓦0.22元。就像在2010年很难估计5年后太阳能设备的价格一样,现在也无法预计2050年太阳能设备价格会降低到什么程度。
投资人应有“火眼金睛”
基于对2050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乐观估计,对于投资人来说,要分辨不同太阳能电站的机会与瓶颈,选择最具潜力的电站进行投资。地面电站和屋顶分布式电站是目前光伏电站投资的两大类型。
地面电站拥有清晰的产权而容易获得金融支持,安装、接入方式简单,只与电网有结算关系,这都是其优点,但同时地面电站存在占用大量土地、补贴到位时间长等不足。此外,地面电站还受电改影响较大,由于发电侧放开竞价上网,光伏地面电站竞争力严重不足。
屋顶分布式电站的缺点则是因产权不够清晰,不容易获得金融支持;安装、接入方式相对复杂;结算关系上存在屋顶业主、投资方和电网三方关系,业主有违约风险。但不占用土地、电量消纳不受限制、首次补贴到位时间为一个季度等都是屋顶分布式电站的优势,同时,由于是直供电,屋顶分布式电站未来会成为售电公司的首选。
目前国外光伏电站的主流形式是分布式电站,德国有70%的电站属于分布式,这是大势所趋;地面电站存在储能未解决前会被刚性限电、未来电改竞价上网等风险;电改之后,由于发电侧放开,单纯的光伏发电公司很难生存,而地面电站在竞价上网的规则下竞争力是最弱的。售电侧放开以后,分布式发电公司是售电公司最好的生存基础,是最贴近客户服务的供电方式,比起地面光伏电站来说,风险要小很多,且分布式电站也为未来节能服务提供了客户入口。
虽然要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政策层面仍有待完善,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屋顶分布式电站将成为太阳能电站的主流,并在可再生能源消费中占据更大的比例。(记者根据北京君阳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立斌在未来学院的演讲整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