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令:新能源汽车市场还需政策“松绑”
2015-06-11 13:39:02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去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私人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拉动效果凸显。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6月以来,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9%以上。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4年产销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2015年前3月产量同比增长3倍。这表明,私人消费者的市场拉动作用已超过政府在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推动作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还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受到较大制约。目前,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其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大都对进入本地市场的整车产品设置了一定限制,有些地区制定了倾向性明显的整车产品及技术类型准入政策,有些地区虽未出台明确的限制措施,但其市场由本地产品主导。地方政府的限制措施带来的市场封闭、产品类型单一、细分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本地私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私人消费者潜在需求不能满足又会导致本地市场规模扩张缓慢。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规模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努力,私人消费者已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通过营造涵盖高中低端等不同细分市场、纯电动及插电式等不同技术类型和自主、合资、外资等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内的开放性市场,不仅能够培育潜在消费者群体,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扩张的速度,推进产业化进程。
不断扩大潜在消费者群体。目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推广数量在1000辆以上的城市已超过10个,形成了初步的消费者群体。在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购买、租赁和使用本地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与他们熟悉的其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了进一步了解。但由于本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封闭,新能源汽车产品存在的使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性能不完善等问题突出,抑制了其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潜在需求。如果本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松绑”,性能更好、续驶里程更长和使用成本更低的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将进入本地市场,这些对新能源汽车具有一定了解但又存在忧虑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将被激发,成为潜在消费者。如此良性发展,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者群体将不断扩大。
更好地满足潜在消费者需求。当前,由于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封闭,往往只有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合肥、杭州等地,由于其产品以中低端新能源汽车为主,中高端产品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而在深圳等地,比亚迪秦等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据主导,低端产品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如果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松绑”,随着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进入,不同潜在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都将得到满足。
实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松绑”,随着具有不同优势产品的涌入和社会公众认识的改变,私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潜在消费者群体将进一步壮大,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潜在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以上海为例,随着江淮IEV、启辰晨风、比亚迪秦、宝马i3等多元化产品的进入,本地市场基本完善,潜在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在2014年已激增至1.09万辆,乘用车数量已超过0.77万辆,推广总量和乘用车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可见,是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松绑”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能否实现快速扩张的决定因素。为此,地方政府亟需破除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壁垒,调整和完善市场准入政策,尽快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松绑”。
去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私人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拉动效果凸显。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6月以来,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9%以上。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4年产销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2015年前3月产量同比增长3倍。这表明,私人消费者的市场拉动作用已超过政府在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推动作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还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受到较大制约。目前,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其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大都对进入本地市场的整车产品设置了一定限制,有些地区制定了倾向性明显的整车产品及技术类型准入政策,有些地区虽未出台明确的限制措施,但其市场由本地产品主导。地方政府的限制措施带来的市场封闭、产品类型单一、细分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本地私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私人消费者潜在需求不能满足又会导致本地市场规模扩张缓慢。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规模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努力,私人消费者已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通过营造涵盖高中低端等不同细分市场、纯电动及插电式等不同技术类型和自主、合资、外资等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内的开放性市场,不仅能够培育潜在消费者群体,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扩张的速度,推进产业化进程。
不断扩大潜在消费者群体。目前,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推广数量在1000辆以上的城市已超过10个,形成了初步的消费者群体。在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购买、租赁和使用本地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与他们熟悉的其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了进一步了解。但由于本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封闭,新能源汽车产品存在的使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性能不完善等问题突出,抑制了其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潜在需求。如果本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松绑”,性能更好、续驶里程更长和使用成本更低的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将进入本地市场,这些对新能源汽车具有一定了解但又存在忧虑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将被激发,成为潜在消费者。如此良性发展,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者群体将不断扩大。
更好地满足潜在消费者需求。当前,由于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封闭,往往只有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合肥、杭州等地,由于其产品以中低端新能源汽车为主,中高端产品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而在深圳等地,比亚迪秦等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据主导,低端产品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如果这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松绑”,随着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进入,不同潜在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都将得到满足。
实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松绑”,随着具有不同优势产品的涌入和社会公众认识的改变,私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潜在消费者群体将进一步壮大,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潜在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以上海为例,随着江淮IEV、启辰晨风、比亚迪秦、宝马i3等多元化产品的进入,本地市场基本完善,潜在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在2014年已激增至1.09万辆,乘用车数量已超过0.77万辆,推广总量和乘用车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可见,是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松绑”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能否实现快速扩张的决定因素。为此,地方政府亟需破除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壁垒,调整和完善市场准入政策,尽快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松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