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炜:投融资问题已不再是光伏产业的主要障碍
2015-05-22 15:49:39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如同2013年初,记不得从哪个开始,光伏产业的会议无不增加了一个主题――投融资问题,今天又是记不得从哪个会议开始,这个主题已经悄然变化――投融资问题进化为金融创新问题。
因为国家的鼓励,因为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确定性的日益凸显,当前的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是,除银行资金还略带羞涩、曲线进入外,各路资金已经纷纷涌入。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已经进入繁荣期,投融资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几个现象反映着当前光伏产业投融资市场的繁荣
1融资成本快速趋于合理
利息是货币的价格,在经济大周期一定的背景下,一个行业的平均融资利率与各行业的平均融资利率之差,反应着这个行业的融资繁荣度。受中国经济发展趋稳、光伏融资形式日益丰富的双重因素影响,对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来说,过去几年,融资成本大致呈现这样一种变化:2013年初,融资成本最高达到12%。2014年初,10%的融资成本已经十分普遍。2015年初,最低的融资成本已经降到8%。融资成本的快速降低,是其他产业不多见的,反映着光伏投融资市场的繁荣。
2投融资产品形式日益丰富
从2013年初以郑建民为代表的资本力量率先进入,到后来在股权融资方面的基金、优先股形式,在债务融资方面的信托、金融租赁等形式的陆续采用,传统金融手段在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大放光彩。于此同时,受国家鼓励万众创业、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光伏新兴产业特性等因素影响,光伏创新金融也已开始走在了其他产业的前面。
3金融机构在光伏产业投融资会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光伏是规模经济,与金融的结合密不可分,探讨光伏投融资问题的会议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参加是滑稽的。可老红清楚地记得2012年底以前的光伏产业会议,除了国开行之外是绝少金融机构参加的。现在一切都逆转了,金融机构从被动邀请到主动参加,参会的金融人士从部门一级上升到公司老总一级。待到何时金融机构主动召开光伏产业研讨会邀请光伏企业参加,那才是光伏投融资市场真正繁荣时代的到来。
伴随光伏投融资市场的繁荣,一些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传统金融手段满足不了光伏电站市场的融资特性问题
光伏电站的投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投资收益稳定、投资回收期长。对此,传统的股权融资形式难以进入电站这种项目公司,传统的债务融资形式的抵押担保要求根本制约了电站投资企业大规模快速发展的融资可能。问题的核心:资产抵押的融资思维和购买未来确定性收益权的融资思维的矛盾。在光伏投融资市场,金融创新要求极为突出。
2已有金融创新是否存在制度性风险问题
市场经济的源动力是有需求就有供给,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公正、公平、公开”,风险是第一位的。由于光伏电站投融资需求强烈,使得一些互联网金融形式、国际领先光伏金融形式、中国光伏独创金融形式等,纷纷在中国光伏电站市场投石问路。在欢呼这一现象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一种制度性风险的存在。它集中表现在:融资者面向自然人融资,自己设计产品、自己搭建交易平台、自己销售自己、自己为自己融资。不久前,老红与监管机关的人士聊天,其对于个别发展快速的众筹平台所表示出的一种担心,让老红更加担心:既怕金融监管过严,不利于金融创新,又怕金融监管不严,金融创新可能毁掉创新。毕竟马云从搭建商品交流平台到支付平台再到金融平台的故事并非所有人都能复制,更何况阿里金融也已“皈依”。
3如何获得社会的更多认知、如何培养光伏产业专业投资人群问题
近半年来,老红重点研究在证监会“中证众筹”平台发行光伏众筹产品,因为是金融创新,其中甘苦难以言表。用老红的话说就是:玩传统金融,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玩创新金融,我不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在经过了诸多难关之后,老红十分清楚地知道还有两大难关,集中反映同一个问题。两大难关是:懂光伏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那里?光伏众筹产品的投资人在那里?集中反映的同一个问题是:社会对光伏产业的知识严重匮乏,培养一个庞大的光伏产业投资人群需要时日。
没有一个庞大的光伏产业专业投资人群,就没有光伏产业投融资市场的真正繁荣。
如同2013年初,记不得从哪个开始,光伏产业的会议无不增加了一个主题――投融资问题,今天又是记不得从哪个会议开始,这个主题已经悄然变化――投融资问题进化为金融创新问题。
因为国家的鼓励,因为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确定性的日益凸显,当前的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是,除银行资金还略带羞涩、曲线进入外,各路资金已经纷纷涌入。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已经进入繁荣期,投融资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几个现象反映着当前光伏产业投融资市场的繁荣
1融资成本快速趋于合理
利息是货币的价格,在经济大周期一定的背景下,一个行业的平均融资利率与各行业的平均融资利率之差,反应着这个行业的融资繁荣度。受中国经济发展趋稳、光伏融资形式日益丰富的双重因素影响,对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来说,过去几年,融资成本大致呈现这样一种变化:2013年初,融资成本最高达到12%。2014年初,10%的融资成本已经十分普遍。2015年初,最低的融资成本已经降到8%。融资成本的快速降低,是其他产业不多见的,反映着光伏投融资市场的繁荣。
2投融资产品形式日益丰富
从2013年初以郑建民为代表的资本力量率先进入,到后来在股权融资方面的基金、优先股形式,在债务融资方面的信托、金融租赁等形式的陆续采用,传统金融手段在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大放光彩。于此同时,受国家鼓励万众创业、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光伏新兴产业特性等因素影响,光伏创新金融也已开始走在了其他产业的前面。
3金融机构在光伏产业投融资会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光伏是规模经济,与金融的结合密不可分,探讨光伏投融资问题的会议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参加是滑稽的。可老红清楚地记得2012年底以前的光伏产业会议,除了国开行之外是绝少金融机构参加的。现在一切都逆转了,金融机构从被动邀请到主动参加,参会的金融人士从部门一级上升到公司老总一级。待到何时金融机构主动召开光伏产业研讨会邀请光伏企业参加,那才是光伏投融资市场真正繁荣时代的到来。
伴随光伏投融资市场的繁荣,一些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传统金融手段满足不了光伏电站市场的融资特性问题
光伏电站的投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投资收益稳定、投资回收期长。对此,传统的股权融资形式难以进入电站这种项目公司,传统的债务融资形式的抵押担保要求根本制约了电站投资企业大规模快速发展的融资可能。问题的核心:资产抵押的融资思维和购买未来确定性收益权的融资思维的矛盾。在光伏投融资市场,金融创新要求极为突出。
2已有金融创新是否存在制度性风险问题
市场经济的源动力是有需求就有供给,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公正、公平、公开”,风险是第一位的。由于光伏电站投融资需求强烈,使得一些互联网金融形式、国际领先光伏金融形式、中国光伏独创金融形式等,纷纷在中国光伏电站市场投石问路。在欢呼这一现象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一种制度性风险的存在。它集中表现在:融资者面向自然人融资,自己设计产品、自己搭建交易平台、自己销售自己、自己为自己融资。不久前,老红与监管机关的人士聊天,其对于个别发展快速的众筹平台所表示出的一种担心,让老红更加担心:既怕金融监管过严,不利于金融创新,又怕金融监管不严,金融创新可能毁掉创新。毕竟马云从搭建商品交流平台到支付平台再到金融平台的故事并非所有人都能复制,更何况阿里金融也已“皈依”。
3如何获得社会的更多认知、如何培养光伏产业专业投资人群问题
近半年来,老红重点研究在证监会“中证众筹”平台发行光伏众筹产品,因为是金融创新,其中甘苦难以言表。用老红的话说就是:玩传统金融,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玩创新金融,我不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在经过了诸多难关之后,老红十分清楚地知道还有两大难关,集中反映同一个问题。两大难关是:懂光伏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那里?光伏众筹产品的投资人在那里?集中反映的同一个问题是:社会对光伏产业的知识严重匮乏,培养一个庞大的光伏产业投资人群需要时日。
没有一个庞大的光伏产业专业投资人群,就没有光伏产业投融资市场的真正繁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春
2019-12-17
- 周孝信院士: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
2019-09-14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2019-09-13
- 曹耀峰:地热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
2019-06-30
- 分布式能源发展加速电力系统去
2019-06-16
热点排行
-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赵亮:担当作为 贯彻落实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
-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电力发展新篇章
- · 毛伟明首谈综合能源;新投资方向:“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强化担当 聚焦提质 以加强能耗管理推进高质量发展
- · 周大地: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问题导向
-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金行:牢记使命责任 服务发展大局
- · 18位行业专家预见2019
- ·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大唐浙江分公司 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区域公司建设
- · 国家电投李连荣:未来我国终端能源将呈现稳定的“电氢体系”
- · 【新基建 快进键】南方电网贺晓柏:以高质量的政策研究助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