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目前制约电能替代装备行业发展的瓶颈在哪儿?——专访中电联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郭炳庆

  2018-03-25 22:28:06    来源:李灿 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将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积极开展电能替代;在电供暖方面,要充分考虑电网承载能力和新增电网项目安排,积极推广电供暖,在燃煤锅炉、窑炉、港口岸电等重点替代领域,实施一批电能替代工程,全年计划完成替代电量1000亿千瓦时。

      

目前,制约电能替代装备行业发展的瓶颈在哪儿?如何推动电能替代政策有效落地?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电联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秘书长郭炳庆。

文丨李灿

中国能源报

全文约1500字  建议阅读 3 分钟

 


替代“燃料”而非“原料”

 

中国能源报:如何理解电能替代?

 

郭炳庆:关于电能替代,目前业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使用清洁电能替代燃煤、燃油等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其涵盖领域非常广泛,涉及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应注意,我们所界定的电能替代是用电能替代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作为燃料使用的化石能源部分。社会上一些机构将作为生产原料的化石资源纳入电能替代潜力分析的范围,其结论易产生误导。

      

只要有热或动力需求的场合,理论上都存在用清洁电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能性,但能否实施替代,还要综合考虑诸如经济性等多种因素。  

中国能源报: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哪里?

郭炳庆: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只要我们在技术和市场机制上处置得当,实施电能替代可以显著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实现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支撑电能替代增量电量的需求。

 

推进清洁取暖要具备持续性

 

中国能源报:电能替代主要技术和设备包括哪些?

郭炳庆:从用户需求角度,电能替代技术和设备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电制热(冷)类,比如电锅炉等;二是电制动力类,比如电动汽车等;三是其他类,即用低碳电能替代高碳电能的类型。

 

根据2017年电能替代的统计结果,电制热(冷)类约占替代电量的60%,电制动力类约占替代电量的30%,其他类(以电替电)约占替代电量的10%。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只针对“替代”部分数据的统计结果。

中国能源报:在实际操作方面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郭炳庆:推动电能替代需要在提高环保标准和环保执法力度的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只要各利益相关方在共同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形成共赢的局面,就能促成电能替代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我们还应该在综合施策方面多下功夫,凝聚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中国能源报:相较于传统供暖,电取暖的经济性如何?

 

郭炳庆:电取暖是一个事关民生的刚需,特别是2017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广泛受到关注。我一直认为电取暖只有同时解决好用户“用得上、用得起、用的好”这三方面需求,才算寻到了真解。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只要方案配置合适,电取暖可以做到和燃煤、燃气具有相近的经济性。

 

 

区域性电供暖方案落地存难点



中国能源报:如何推动区域性电供暖方案有效落地?

 

郭炳庆:对于电供暖来说,有几点需要我们关注:


一是蓄热问题,如何利用谷时段低价电蓄热,特别是如何有效利用三北地区的弃风资源。


二是高效电制热技术,诸如热泵等产品。目前现行的电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工民建设计导则里,电网的容量配置没有考虑电供暖这一部分电力需求,对于小体量电能替代工程没有大的问题,但对于区域性的大体量工程,资源配置必须统筹考虑。值得注意的是,高效的电制热技术可充分有效利用既有电网资源。只有高效电制热技术和蓄热技术的结合才能充分挖掘电网的存量资源,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电网配套的前提下,满足用户的电供暖需求。


三是要完善市场机制建设,通过诸如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的建设,推动形成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赢局面。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电能替代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阆中供电公司电能替代助力企业产业升级
  • 福建浦城积极推广电能替代
  • 宽城供电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引领低碳生活
  • 2018两会访谈丨石聚彬:电能替代让我们的食品更美味
  • 2018两会声音|电力外送壁垒下电能替代又将走向何方?
  • 福建宁德公司:多举措推进电能替代
  • 新干供电打造玻璃行业电能替代示范区
  • 宝鸡供电公司推广电能替代新能源技术
  • 2018两会参政议政录丨奚国富:港口码头电能替代大有可为
  • 宽城县供电公司加速推进电能替代项目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