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2003-03-12 13:24:33    来源:中国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记者:近一段时期以来,缺电警报频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您怎么看待目前的缺电问题?
谢松林:有人认为,目前这种缺电是局部性的。的确,缺电现象并没有在全国普遍发生。但是,我们要分析缺电具体是发生在哪些地区。我们发现,缺电主要发生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缺电的地区从数目上来说可能是少数,但是它们的用电量很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所以,不能小看这个“局部”。这个“局部”要是从电量上来讲,就不是局部了;所以这种缺电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影响也就不是局部的问题了。
  记者:目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您认为缺电会对电力改革造成什么影响呢?
谢松林:从市场供需角度来讲,世界各国的电力改革一般都是在供需形势缓和、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在1997、1998两年看到了这种市场形势。当2002年正式启动电力改革时,市场供需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按原来改革的目标,今年将开展竞价上网。我担心实际效果和实际执行的力度可能会减弱。因为近期和未来的两三年,大家都会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电力建设方面,以应对缺电局面。
  缺电是市场发出的信号,缺电以后就要建设电源,这是市场的引导力量。这些现象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完全正常的。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不是完全按照原来规划的、原来设想的那种改革思路去做的情况。试想,发电企业开足马力仍供不应求,仍要拉闸限电,这个时候还怎么进行市场选择呢?所以,新体制要迎接新挑战,当前要研究在缺电的新形势下如何巩固改革成果和深化改革。这里,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快修改《电力法》,使电力的改革与发展有法可依。
  记者:在新形势下,电力建设应该怎样有序地进行?
谢松林:我刚才说过,市场发出缺电信号,大家都去发展电源,这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但是,如何发展就需要一定的规范了。改革前,电力工程建设的时间、地点、进度等等,从始至终都有很好的规划,统一性比较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集中统一是有优势的。但现在没有这种部门了。厂网分开后,又遇上缺电的形势,首先就会在资源方面发生竞争,而不是设想中的竞价上网方面的竞争。于是就容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一个被看好的电源,大家都会一拥而上去全力争取。
  这时候就有了新的问题:应该怎样来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到哪一个发电公司?应对这样一个形势,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这是原来没有考虑到的。原来我们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市场资源怎样通过市场机制得到优化配置,而现在我们的任务应该是考虑采用何种机制,组织和引导新电源的发展。
  体制不一样了,机制自然也应该不一样。过去的体制是大一统的,现在的体制是分散型的。在这种分散型体制下,我们必须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机制引导资源利用,使其获得优化配置。有一点我认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那就是必须站在能源战略的高度上重视规划问题。
  所以,在这种新形势下,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应该团结一致,去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记者:请您预测一下未来一段时期的电力建设形势。
  谢松林:电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十六大提出了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电源建设的规划是,2020年电力装机要达到9亿千瓦,2010年要达到约6亿千瓦,而现在是3.5亿千瓦,差距为2.5亿千瓦。现在离2010年还有8年时间,按此推算,平均每年装机要达到3000万千瓦,是现在每年投产的装机容量的2倍。无论是生产管理能力,还是设备制造能力、资金筹措能力,我们都面临巨大挑战,存在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电力职工的努力,我们的施工能力、生产运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形势的。回顾中国电力的发展史,我们就应该充满信心,我们应对发展的能力要比应对电力市场疲软的能力要强,经验要更丰富。
  挑战和机遇并存。对电力行业来讲,新的形势其实意味着一次大发展的机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