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公司刘强:披荆斩棘 一路向前
他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个头不高,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做起事来却头头是道,雷厉风行;他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透着睿智,藏满博闻广识,他就是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菏泽发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专工刘强。市场营销部是近几年刚成立的部门,也是和厂外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是电厂之眼,任重而道远。
主动出击跑电量
熟悉刘强的人都知道,他经常“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刘强所在的市场营销部承担着菏泽公司市场电量争取,电热费回收等,他经常说“电量不努力地去跑,去争取,在办公室里是等不来电量的。”对市场营销部的人员来说,随时出差是家常便饭。
随着外电入鲁力度不断加大,核电及新能源机组发电占比增加,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急剧下滑,这给电量营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大客户”“直供电”便成了强哥天天挂在嘴边的词,2020年11月份是集中签约电量的时候,刘强一个月去了30多家企业,周边县郊的大企业每天要跑两家,整个11月份他周旋于各个企业,几乎没回过家。
辛苦自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受过的委屈又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干营销的脸皮就得厚一点,去一次不成,那就再去一次,用价格打动不了别人,那就用诚心试试。”刘强吃过的闭门羹不计其数,但他连感叹的时间都不会留下,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拜访下一个客户。
为了能够精准服务,理顺思路,刘强用心维护所有合作过的大用户企业档案,及时登门拜访用户,跟踪跟进,取得大用户的信任。同时他积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开辟新用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每一个意向大用户的企业都摸得门清,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未签原因分析等清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争解决好用户的后顾之忧。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任何时候都不能歇歇脚、喘口气,每一度电对我们来说都弥足珍贵。”这就是刘强的信仰。凭着这股韧劲,刘强他们的团队年年签订的大用户直供电量都位居山东公司第一,2020年签订电量突破27亿千瓦时。
精益求精搞营销
市场营销部的办公室有两块大屏幕,菏泽公司所有机组的负荷、曲线等各项参数都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对参数、机组的检修运行情况了如指掌是强哥的基本素养之一,因为他要时刻掌握电厂存煤、指标情况等实时测算发电成本。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发电量也正式进入现货交易模式,现货交易管理对电厂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2020年山东正式进入现货交易模式试运行阶段,每15分钟报一次价,这就意味着报价如果不合适,电量也就发不出去。
工作一环紧扣一环,而掌握精确测算发电成本的方法,便拥有了提升生产经营效益的“金钥匙”。刘强明白,精准测算成本便是他的使命。于是,他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向电网调度部门“取经”,并结合菏泽公司各部门实际情况谋划考虑,最终牵头制订了《市场营销管理办法》,成为该公司进入现货市场交易的重要抓手。刘强梳理了月度集中竞价电量争取流程、公司内部成本测算流程等五个流程,并制定了争取月度电量计划考核、年度基数电量计划考核,以便更好地组织测算各类成本费用,用“钉钉子”精神将电量营销工作做实做细,确保把“粮票”变成“面包”,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砥志研思写初心
从1993年入厂到现在近30年的时间,刘强从集控运行、电气检修、信息中心、指标管理再到现在的营销管理,可谓是样样精通,但是面对现货交易管理这样专业性强的工作,刘强也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本领恐慌,但他没有放弃学习,始终坚信“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面对工作的挑战,40多岁的刘强凭着特有的吃苦耐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他买来期货交易的书籍、查阅大量行业内的政策和法规,学习电量现货交易的新知识,不断增强市场交易的本领和能力,从机组指标到边际成本,从网上调度信息到交易类型、摘牌交易等等,每天大量跨越式的知识学习使他成为菏泽公司“电量交易专家”。
“企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那是对我的信任,全力以赴便是我对企业的报答。”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刘强履行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不知疲倦的脚步丈量着市场营销的广度,孜孜求索,风雨兼程,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赞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