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神铁路包神公司:“了不起”的工务人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包神铁路集团乌兰木伦站区工务人,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无私的付出,打造优质放心路,保证一趟趟列车平安运行。
克服疫情影响,保疫情期间设备安全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彻底打乱了站区工务专业的线路维修养护计划。由于乌兰木伦站区地处蒙陕交界,人员流动大,外来人员较多,疫情防控任务异常艰巨,加之工务专业的大部分职工家不在本地,春节休假都未能返岗,各工区的职工到岗率不足一半。
“那段时间我最头疼的就是每天安排工作,工区就五六个人,线路上需要干的活一大堆,真能急死人”瓷窑湾工务工区工长高林飞不禁感慨道。
只要列车在运行,线路设备就得养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工务专业的职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一个人带几种工具,干平日里两三个人的活,特别是安技员、工长不仅负责检查线路、安排指挥维修工作,也要参与干活。
工务专业副主任也不例外,在每天坚持检查管内设备一次,了解设备状况,统筹安排维修工作的基础上,负责收集汇报本专业职工的行程信息,安排职工的返岗及隔离等工作,周密地部署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乌兰木伦工务人克服了养护人员不足,线路养护任务重的困难,更是实现了疫情期间设备零故障的目标。
严抓施工管理,保施工安全质量双达标
2020年乌兰木伦站区施工项目多,工程量大,施工作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而且全是大型施工项目,如:瓷窑湾站3、5、7、9道,乌兰木伦站1、3至8道,神东站3、4、5道,补连塔站7道、补连塔站至呼和乌素站区间1km400m至2km200m共计28656根轨枕更换任务;人工整组更换道岔10组(瓷窑湾7组单开、神东2组单开,1组复式交分)。乌兰木伦站拆除道岔3组(原7#、9#、11#道岔)、利旧换铺道岔2组(3#、5#道岔)、新插入道岔5组(67#、69#、71#、73#、75#的)、拆除既有安全线1处(原7#道岔后)、新增安全线1处(现75#道岔后)、大机捣固及更换部分无缝线路长轨条……
施工于4月份陆续展开,施工监管的难点仍在于疫情防控,施工单位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责任和压力极大,来不得半点马虎。站区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管理,每项施工入场前严格审核疫情防控审批资料、作业人员健康码、行程码,确保“三个一致”即施工组织方案里提供的人员安排与现场体温测试点名表人员和上报站区疫情防控信息表里的人员一致,同时安排专人管控通道门,做好施工现场进出人员的测温和登记工作,施工人员在体温测试合格、佩戴专业口罩并提供健康绿码后,方可进场作业。
这可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就拿更换轨枕施工来说,施工人员近200人,凌晨5点开始的天窗,要求施工监理人员3点到施工现场开始对施工人员逐一测体温、核实健康码、行程码,点名入场。
“每次进场流程结束后,我感觉嗓子都发不出声了,尽管盯得我眼睛发花,但也不敢有丝毫疏漏”安技员任海强这样说。
站区工务专业除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疫情防控外,严格施工质量和安全卡控,确保各项施工安全、质量双达标。每项施工严格审核 施工相关资料,包括施工安全协议的签订、开复工报告的审批、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技术交底、月度施工计划的审批、施工日计划的提报等。
施工前认真组织召开施工预备会,针对动土、动火、高空作业等专项作业严格执行作业许可手续的办理。配合专业负责人根据现场行车设备实际情况,对每项施工计划、每道作业流程,充分预想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责任分工明确、人员组织到位、施工流程清晰、施工组织有序。施工结束开通前,由监理人员会同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全面检查设备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整修,必须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方准销点开通,做到已开通线路段不得影响正常行车;施工作业人员、机具不得侵界,影响线路正常使用;施工完毕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盯控,周密的安排,积极的配合,保证了2020年各项施工质量合格、按时完工。
细抓安全管理,促管理水平上台阶
工务专业主要负责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在抓设备安全方面,重点针对季节性安全制定落实防范措施,夏季抓防洪、防汛,冬季抓防断。
在汛期,组织人员对管内防洪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清理排水沟、涵洞口的淤泥杂物。严格落实防洪值班制度和冒雨巡查制度,按时收集当地气象信息,及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各班组长发布降雨信息,提前做好抢险准备。本年度共冒雨巡查78人次,有效保证汛期行车安全。
在冬季,站区工务专业制定“三折”预防措施, 加强对线桥设备的巡查,增加对重点区段、重点部位的检查频率。在国庆、春节前各开展了一次设备安全大检查,加强对设备病害的整治,提高线路质量,有效预防“三折”的发生,全年未发生因“三折”引发的行车故障。
落实标准化作业,严查“三违”是站区抓人身安全的主要举措。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检查作业人员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对巡道工、防护员等特殊岗位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加大对“三违”查处力度,对“三违”人员进行现场教育和经济处罚,使“三违”人员受到教育并心存敬畏,从而减少了“三违”的发生。
记得今年夏天,有职工在现场进行钢轨打磨作业时未按照规定佩戴护目镜,安技员任海强检查发现后,对其严厉批评教育,按规定进行了考核,并责令立即戴上护目镜作业。过了一会儿任海强再次返回现场查看,直至看到职工规规矩矩戴着护目镜按章作业后才放心的离开。
因此,职工们都说任海强是玩躲猫猫的查岗高手。正是通过这样反反复复的细抓、严查,职工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全年未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事故。
抓职工教育,技能大赛和科技发明双“开花”
“站区又要组织考试了,得抓紧时间看书呀!”你在乌兰木伦站区各工务工区,经常能听到青工们这样的话。
站区高度重视青工的业务能力培养,为提高班组长和青工的业务水平,工务专业每月对班组长和新工进行一次考试,以考促学。并定期进行各项技能操作培训,举办业务知识竞赛,以督促青工加强业务学习,使青工的业务水平快速提升。
2020年乌兰木伦工务专业通过集中培训,层层筛选出三名年轻职工参加了包神铁路集团首届技能大赛,取得了线路工个人第一名、第三名、集体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站区坚持不懈抓职工教育培训。
工务专业持续抓职工教育,培养后备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发扬工匠精神。创新实施“新生成长计划”,通过高标准、严规范的集中培训,从安全意识、工作作风、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等方面加速新职工成长成才,鼓励职工大胆创新,创造出实用成果。结合现场作业实际,2020年,乌兰木伦工务专业发明创造两项现场实用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轨枕螺栓掏锚的安全系数。
“每个人都了不起”习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的这句话引起了国人的共鸣。
2020年,乌兰木伦站区工务人战疫情,保畅通,圆满完成了各项维修任务,取得了全年线路轨检优良率达100%的好成绩。这帮踏踏实实的工务人都成了乌兰木伦站区“了不起的人”。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