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山东公司:中流击水正当时
“我们坚持岗位对责、绩效对账,刚性执行绩效分配改革,前三季度同等岗位绩效收入最高相差4.7倍。”不久前在国家能源集团节能山东公司召开的“科改示范行动”研讨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在座的国务院国资委、集团公司改革办和科环集团、包神铁路等改革试点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这是山东公司薪酬绩效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该公司务实推进“科改示范行动”8个多月来,加快迈上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一道缩影。
科改激发内生活力
“科改示范行动”是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是继“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自2020年4月“科改示范行动”启动以来,节能山东公司与入选“科改”名单的207户国有科技型企业一道,紧抓市场化改革主线,改革举措不断落地见效,推动“科改”列车不断提速前进,而这辆疾驰的“科改号”专列的主引擎,就是“授放权”。
“授放权”作为增强改革主体自主权的重要抓手,得到了集团和节能公司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先后分两批向山东公司批复授放权18项,涉及投资、用人、采购、工资与中长期激励等多项关键领域。管理权限的层层“松绑”,反而促使该公司更紧地牵住了“科改”的“牛鼻子”。
“节能公司在3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几次成功转型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既要在发展中登高望远,更要在改革中脚踏实地。科技引领、改革创新,是实现战略构想和改革大局的基石,也是我们科技型企业的底色。”节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一席话意度高远,掷地有声。
作为“科改示范行动”的必选动作之一,该公司着力推进经理层契约化任期制改革,以条件较为成熟的控股子公司唯真检测公司为试点,实现了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先行先试。元旦之前,公司的经理层成员也将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任期、年度绩效责任书。用以上率下的姿态将市场化用人机制推向新层次。
该公司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综合管理部副经理介绍:“公司在推行经理层两制一契中,引入了第三方咨询机构,就是要充分利用外脑,让这项关键改革专业、精准而权威。”
“要不是竞聘上岗,我不会这么快成为副总的。”韩兆良如是说。31岁的他,是山东公司曲阜分公司的一名生产管理人员,9月份通过中层管理人员公开竞聘,他成为了曲阜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要是单靠论资排辈,可能我要多等上好几年呢。”韩兆良表示。正是该公司在竞聘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以能力和业绩说话,让他得以脱颖而出,在新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竞聘上岗,该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由41.1岁降至38.8岁,35岁以下占比34.4%;新任中层管理人员占37.5%,不仅有25%的优秀人才打破条条框框提拔任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落聘或降职,体现了该公司对“科改”的大胆试大胆闯,动真格见真章。此外,该公司将每年证书补助所需的60余万元工资总额转用于绩效分配,引导员工摒弃“吃补助”的安稳思想,增强了“挣工资”的创效理念。
近期,该公司先后发布实施《核心骨干员工管理办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为人才架起多元化选择、多通道发展的“立交桥”,确保在深化市场化用工的基础上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打赢人才战。
改革成效“首秀”出炉
在节能山东公司的“科改元年”,他们激发了新活力,构建了新优势,形成了新动能。“创新、务实、担当、开放、合作”“求新者胜、思变者通”等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深植于全员心中,“1459”战略要义引领着大家谋事干事,让商海搏杀的独门绝技越来越丰富,品牌口碑越来越亮堂。
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生产力,就是市场的敲门砖。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性研发的无组织煤尘超低排放解决方案及装置,可将洗煤厂车间内的煤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毫克以内,能够很好地解决工业生产领域职业安全健康危害隐患;针对煤化工废水处理需求,与外部技术力量合作开发特种吸附材料,关键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当前常规技术;开发循环流化床一炉两塔、双塔切换控制系统,成功应用在白马电厂,可实现脱硫塔单双切换,在机组负荷不足的单塔运行节能模式下,满足安全环保稳定运行;针对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自动控制系统波动大、控制难、易超标等问题,自主研发炉内炉外两级联合脱硫协控系统,将显著提升发电机组自动控制水平和环保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与神东高端研发中心合作,为集团内的煤炭生产设备国产化提供支持,已着手研发煤矿连采机、梭车链条、掘锚机等国产化装备部件。以平板链为例,据测算,国产件价格仅为进口部件的2/3。
作为世界首台6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半干法超低排放项目的承担者,山东公司在保障人员安全健康的基础上,2月中旬疫情最为严重时期即赴项目现场,采取多种疫情防控方式保障工作按期推进,从瘟神的口中硬是“抢”回了宝贵的建设时间。唯真检测公司在疫情期间安全、圆满完成7家医院的医疗废水检测任务,以扎实的技术和央企的担当赢得广泛好评。
“我们按照公司提出的‘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作为落实工作的立项命题,视野更加开阔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技术储备,会越来越厚实!”研发总监杨春振言语间充满时不我待的干劲。
2020年以来,该公司新增合同额同比翻番、项目采购成本同比节省10%、首次将自身核心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应用在化工领域、完全掌握VOCs治理技术并形成工程实践、成功进军集团外煤化工废水治理领域,多点联动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初步显现。交联聚乙烯滚塑油箱生产技术及产品已形成首批订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成为集团科技成果与市场创效对接贯通的“助推器”和“连接站”。
以“科改”为主线,节能山东公司不断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低排放燃煤工业锅炉示范”课题的工业示范项目已启炉供暖,另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硫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也在为不久后的中试作着充分准备。
该公司在本年度申报并获受理专利30项、新增授权专利20项,一个200人的“小”公司,专利保有量却达到118项,仅最近一年时间,新增知识产权就达到了公司过去20年间的20%。
中流击水愈显后劲
节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这样定义山东公司的“科改示范行动”——这既是一场“生死之战”,也是一场“开卷考试”。在12月18日召开的“科改示范行动”研讨会上,他指出“‘科改’不仅要求自身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也要拓宽眼界,学习借鉴,紧密围绕改革需求,科学配置改革资源,才能充分发挥改革作用,圆满达成改革目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日的山东公司,业已走过“推墙入海”的改革起步阶段,抡起膀子进入“中流击水”的改革纵深,只有咬定目标,谋划和落实好后续的工作,才能确保改革的穿透性和系统性,才能让“科改”走稳走实,夺得胜局。对此,山东公司梳理分析当前实际,将2021年定义为企业“改革攻坚年”并用五个“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改革重心:
一是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建设。形成与公司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科学权健的法人治理体系做好企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布局。将“科改”贯穿于公司战略规划,发挥战略新兴业务的带动作用、抓好既有业务的支撑作用,奋力取得卓越的盈利业绩和改革成果;三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在公司完成经理层契约化任期制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至全体中层管理人员,还要以全员定岗定编定薪,实现“一人一薪、易人易薪”;四是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动能。将好的机制雕琢成“梧桐木”,吸引和使用好科技领军人才、用足科技创新资源,快速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在企业改革转型关键时期,进一步发挥“党建+改革”“党建+创新”“党建+人才”的重要作用,紧扣改革发展主旋律,以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焕新引航和护航。
心也拳拳,志也铮铮。细数一条条改革举措,盘点一项项改革成效,“科改示范行动”的推进透彻激发出了节能山东公司全员的内生活力动力,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该公司在“科改”这条赛道上步伐坚定,锐意满怀,正以国企改革尖兵的姿态闯出一片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