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能源苏海图矿火忠义:坚守初心成就无悔人生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是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苏海图煤矿采剥队队长火忠义的代名词。1990年到该矿工作以来,他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他没有辉煌的成绩,却有着实现目标的果敢毅力;他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却有着朴实无华的一言一行。30年,他坚守初心,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近日,又荣获了“乌海市劳模”称号。
攻坚克难 勇当生产自救“破冰者”
2014年11月,该矿因资源枯竭关井停产,当时面对1700多人在家待岗的形势下,火忠义主动请缨,带着5名职工承包了原农林公司134亩地,开始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真正的勇士,不在于能够蔑视困难,而在于认清困难、战胜困难。从“工人”变“农民”,这是一场挑战旧体制、冲破旧模式的“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当年,我们采用的是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在播种之前,先把土地犁三遍,人工手洒有机肥料,对自己的这134亩地,不敢有一丝怠慢。”干了24年煤矿工人的他,谈起第一次带着5名矿工兄弟种地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种田要起五更,晒太阳,打夜回;收麦子时,要赶晚上凉快了割麦,手磨烂,肩磨破,人累瘫。下雨天,得往外跑,赶着排水,要是天旱了,还得想办法给农作物浇水。火忠义带着他的矿工兄弟使出浑身解数,精算农时,播种、施肥、锄草、浇水,在地里精心侍弄作物,生怕有啥闪失。
为了种好小麦、玉米这些农作物,他吃住在临时搭建的大棚里,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就连休息时,也经常想着,得跟周围种植户多请教,多交流,提高产量。他还购买了大量书籍认真钻研,边干边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火忠义和他的团队掌握了不少农业实用技术。
金秋时节,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田间一派繁忙景象,火忠义和他的矿工兄弟们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当年收获小麦35000斤、玉米51000斤、大葱27000斤,4万元利润全部用于补充职工困难救济基金,这是当地农民收入的1.5倍。
不忘初心 甘做矿山管理“当家人”
2017年8月公开竞聘后,火忠义担任该矿采空区治理项目采剥队队长,做起了矿山管理的“当家人”。从最早从事的井工开采到现在的采空区治理项目,对于火忠义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火忠义带领着剥采队9名管理人员从建章立制入手,逐步制定完善了《苏海图煤矿外委施工管理办法》《苏海图煤矿环境保障措施》《苏海图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及隐患排查管理办法》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环保责任制,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他每天都早早来到施工现场,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后,同工人一起检查作业环境,保证每台设备能以最大效率开足马力安全生产。从严、从深、从细排查隐患,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做到每项工作都留有痕迹、有据可查。他结合多年班组管理经验,总结了一本“安全经”,分为牢记安全理念、严抓班前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创新安全生产方法四个部分,看似简单,却内涵深远。
每天,他都要拿着这本“安全经”召开班前会,“自我激励法”、“师徒联保法、“工程保安法”、“安全标准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土措施”应运而生。
火忠义总是说“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干出点名堂,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岗位责任、对得起领导的信任。”
穿孔、采装、运输、排土、边坡管理、采场出煤的煤质监管......成为火忠义每天都要重复完成的工作任务。
上岗以来,他始终坚持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最初,外委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苏海图矿质量标准化施工,作业现场凌乱,不能按时完成每个月的生产任务量。
“工作现场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每天,火忠义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同样的叮嘱。
“好的,好的。”
虽然嘴上答应的好,但实际还照老样子施工。
一次、两次、三次......
为了确保外委施工队伍安全生产,火忠义不厌其烦,盯守现场、排查隐患、沟通处理难点问题,监督检查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全程监管。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外委施工队伍跟苏海图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化措施,最终实现按时完成当月的生产任务。
火忠义身上令人佩服的事情比比皆是,阴雨天道路泥泞,为了确保车辆安全行驶,一刻也不得闲地在整个采区转悠,遇到危险路段,他就守在那,指挥着车辆一点一点安全通过;改进爆破作业技术参数,推进了现场网格化管理,确保了苏海图煤矿安全环保取得丰硕成果。
火忠义,30年坚守初心,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感天动地,但却不辱使命,用忠诚奉献为煤矿高质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用勤勉敬业谱写着自己的无悔人生。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