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电力宁东电厂王宏:工作中钉“钉子”的人
干工作好比钉钉子,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久久为功,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工作17年,他始终坚守在运行岗位第一线,一步一个脚印,从当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岗位新兵渐渐成长为“指挥若定、游刃有余”运行值长。他是国华宁东电厂运行部运行三值值长王宏。
干一行敬一行,将“钉子”钉到坚守岗位上
“在其岗,谋其责,只有尽心尽责了才能问心无愧。”多年来,王宏始终保持眼勤、手勤、腿勤的良好习惯,日复一日坚持每个班都要去现场巡视一圈,掌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每当有情况发生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该厂新投运的煤泥掺烧综合利用项目掺配煤泥初期,因为具体掺配比例正在试验阶段,由于煤泥水分大,且由炉顶进入锅炉燃烧,与正常给煤机燃烧方式不同,对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风险。面对这一高危风险,王宏组织值内同事利用工余时间进行现场系统学习钻研,通过研究预控对策,认真执行《煤机泵送系统投运的技术措施》,并针对煤泥的特点,重点管控掺配比例及对不同工况炉内影响等因素的分析,及时细化、改进技术措施,确保运行调整万无一失,保证机组运行能顶的住,撑得起、带得满,为三值职工在煤泥掺配技能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一行钻一行,将“钉子”钉到业务技能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毕业就进入电力系统工作至今,王宏凭着一股“钻”劲儿,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背画系统图、就地查系统、学习规程和理论知识,发现任何缺陷、异常,总会刨根问到底。别人的手机相册里大多是美食美景、老婆孩子,他的手机里却是缺陷处理、学习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机‘咔嚓’一拍,有图有真相。”遇到负荷点完美的参数,他用手机拍下来;发现问题和缺陷,他用手机拍下来;遇到处理故障有疑问,他用手机拍下来。就这样,多跑,多看,多记,多问,练就了他一身过硬本领。丰富的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让员工折服。
“他闲不住,爱跑现场。”三值的值班员笑着说到,“生产上的技术活儿基本上难不倒他。”每次出现有争议的问题时,大家总是第一时间向他汇报,寻求技术支持。他也创新培训思路,从最初的班前班后会的随机考问到学习班轮流值内员工讲课,再到开展“零差错”问题暴露会,将个人一周存在的差错、问题“暴露”出来,集体对问题一一闭环整改。在他的带领下,运行部三值各项指标一直名列前茅,这种培训方式也赢得全值员工的信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非常重视对年轻职工的培养。他常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他们,交流探讨技术问题时也都是倾囊以授、毫无保留。
干一行精一行,将“钉子”钉到创新创效上
基层是迸发灵感的阵地,更是最能见到执行力、创新力的阵地。王宏是运行三值的“头脑”,面对日益重视的节能环保问题,他不回避,敢啃硬骨头,以精益管理为手段,以创新创效为载体,充分调动每一名岗位员工的积极性,持续开展创新节能工作。
在节能降耗工作中,他提出向对标管理要效益,积极带动全体人员进行节能减排竞赛活动,明细个人分工,加强运行指标竞赛活动的指导、监督和考核,确保节能降耗竞赛取得实效。
干一行爱一行,将“钉子”钉到班组建设上
“班组内不搞好和谐,就会出现工作推诿扯皮,大家心情就会不舒畅,影响工作效率。”他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民主、人性化管理,创造和谐工作环境。他用坚韧自强的性格,严格自律的作风,勤奋好学的追求,爱岗敬业的精神带领着队伍,塑造了一支善于学习、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坚强团队,树立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班组作风,建立班组人员沟通、互助、互信机制,使班组和谐,管理政令畅通。
“我是值长,对员工就要多一份关心。”谁身体不适需要休息,他顶上;谁有愁心事,他开导;谁有困难,他帮忙。一句句暖心的话,一个个细小的帮助,让三值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积极组织团建活动,让每位员工都有展示的舞台,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大家庭。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运行三值响应公司号召,全部放弃休假到岗值守,他组织人员上下班测体温,对办公场所进行消毒,按时上报疫情防控人员统计表,实时掌握在岗人员、隔离人员及其家属状态,确保值上所有人员的安全、健康可控在控。在他的带领下,全值的员工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组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作为电厂生产一线的员工,王宏十几年如一日,怀着对电力事业的赤诚和热爱,像一颗钉子一样有钻劲有韧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钻研技术、创新管理,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电力人坚韧的形象。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