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煤业基建公司:建筑工地的机器声逐渐响起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从宁东基地到新疆哈密大南湖,从内蒙古乌海到海南岛,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一个个人们熟悉的建筑工地忙碌场景逐渐回归。工地上,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正奏响宁夏煤业基建公司项目建设的“复工曲”。
天刚蒙蒙亮,三公司枣泉煤场封闭工程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已是一片忙碌。走进项目部,随处可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标语,工地现场整齐有序,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操作。该工程原计划今年6月竣工,为了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公司从其他项目抽调人员加速施工,调整作业方式,加班加点作业。“我们把流水作业施工改为平行作业,尽量缩短作业时间,应该说我们有信心在原计划时间完成主体任务。”项目部经理说。
工地上繁忙的景象以及坚定信心的背后,是基建公司一项项举措在“保驾护航”。连日来,该公司打出组合拳,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实招,围绕解决公司用工、资金、设备供应等需求,多次召开“云”会议,深入复工一线调研,详细了解复工复产进展,协调员工在业务方面遇到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突破“难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总结推广项目部复工复产的有效做法,做到“服务前置,沟通贯穿,追踪到位”。
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最缺的就是工人。劳务公司早早就开始为复工招录务工人员,互认健康码、签订劳动合同、培训,目前已有800多名工人等待上岗。千里之外的新疆,一架载满劳务作业人员的飞机停落在当地机场,这是机械化公司为红沙泉项目200余名劳务作业人员提供的专机。基建公司在新疆有9个在建项目,产值4.3亿。为了解决劳务作业人员的招募、运输,公司积极与甲方、当地劳动部门和人社局对接,多方募集劳务作业人员,采取专车、专机接送、点对点服务的方式。目前新疆在岗人员近440人,预计近期返工总人数将达200多人。
人员到位,防疫安全措施更要到位。戴口罩、量体温、消毒洗手、到工地现场,一切井然有序……自三公司红柳项目部正式复工以来,这套流程已经成了高德喜和他同事上班的“标配”。高德喜说:“目前,我们项目部已经全员到岗,工作比平时还忙,大家把防疫要求和生产要求落实落小落细,坚决完成各项生产目标任务。”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考面前,基建公司上下联动,各项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哈密大南湖二矿二标剥离工程项目部把疫情防控和施工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春节期间也坚持生产不间断。项目部经理魏万富将妻子和孩子接到项目工地一起过年,他说:“没想到因为疫情影响,竟成全了我们一家为数不多的团圆时光。”一季度,该项目部完成采煤剥离354万m3,实现产值3243万元。
建井公司承揽的井下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复工。自营地坪喷浆队已上岗282人,共施工地坪9225米,喷浆1079米。劳务作业队已到岗712人,目前红石湾、羊场湾、梅花井、麦垛山、枣泉矿8支劳务作业队已复工生产。双马、红柳、任家庄劳务作业队均计划在4月上旬陆续复工。混凝土制品公司自复工生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喷射砼21722.88吨,混凝土14302.6立方,供应羊场湾,梅花井,枣泉,金凤,红柳,麦垛山,灵新,双马,清水营等九个矿区的井下地坪铺设。安装公司承接的神东补连塔煤矿栈桥抢修项目已开工,该项目属应急抢险工程,要求工期75天,总计20跨栈桥皮带,每跨栈桥皮带长度约140米,总估产值为1.6亿元。
疫情造成的短期困难,没有挡住复工复产的步伐,更没有阻挡基建公司不断创新的脚步。截至4月1日,该公司已经收集申报计划工法10项、QC成果5项、科技创新项目4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13项。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