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一次特殊的电厂交接班
8月17日,四川石棉,阴有小雨。
这一天,是集团投资建设的大金坪水电站、洪一水电站电力生产交接班的日子。
这注定是一次特殊的交接班。由于石棉地区近两个月来持续暴雨并引发泥石流灾害,道路边坡滑坡塌方随处可见,在公司营地至两个电站现场25公里的道路有5处严重塌方,车辆无法通行,要完成这次交班任务,只能靠步行,并要通过泥石流沟壑,翻过塌方体,风险很高。
交接班的日子,是电站业主单位四川松林河公司每个月最重要,也是最繁忙的日子。早晨6时,公司总经理史胜军早早起床,在询问一番天气情况后,立即安排实施交接班工作。
大金坪和洪一水电站每值有11名运维值班人员,运行人员每天三班倒,维护人员常白班,24小时坚守电站现场。
6时30分。在交班开始前,公司安排生产技术部运维工程师刘宇带车探路,从营地安顺场出发,掌握道路真实情况。车行10公里,来到一个叫观音沟的位置发现有连续两处山体滑波,道路严重受阻,车辆无法通行。
7时30分,再次探路,仍然无法通行。
为确保人员安全,交接班顺利进行,公司决定让两个电站交班的部分人员先回公司。7时40分,分别在专业人员伊建国、杨嘉伟的带领下,两支队伍共计10人先后离开电站,一路坐防汛值班车,一路步行3公里至道路塌方处汇合,然后再步行2公里通过泥石流沟处,随后由营地派出的车辆接回。经过2个小时的艰难行进,10名运维值班人员于9时40安全抵达营地。
第一批运维值班人员回到营地后,在营地等候多时的12名接班人员立即出发。记者随车了解交接班情况。出发前,公司总经理史胜军等领导均在营地大门集合,史胜军把两个电站的接班负责人周波和李图楷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务必保障好路上的安全,步行通过塌方和泥石流沟时要相互照应、互相帮助,特别要照顾好女同事,并要求司机张纲随时注意周边环境,谨慎驾驶,确保安全通行。
雨后的山路曲折颠簸,一路上看见有滚落的石块、边坡的塌方、路基的下沉和被雨水冲刷的痕迹,也看见大金坪电站至公司营地的输电线被泥石流冲毁。
9时50分,到达一处叫水泥矿场的塌方体,车辆无法通行。大家立刻下车步行,大约25分钟后,又在观音沟遇到第二处塌方体,此次塌方面积很大,已形成泥石流沟,即使步行也十分困难。
为了行进安全,安全员何武利负责观察周边环境情况,维护员卓武在前方引路。由于泥石流沟土质松软,又有河水,山上又不停在掉石块,为了快速通过该区域,运维工程师周波背着女值班员杨迎燕艰难行走,谭海和徐顺奇则搀扶着女值班员蔡晓琴小心前行,大家一路胆颤心惊,历尽艰险,历时近2个小时,终于在11时50分安全到达大金坪水电站。另一路人员也于12时10分安全到达洪一水电站。
正在大金坪水电站值班的运维工程师张雪丽一看见安全到达的周波等运维人员,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复杂的电站值班交接程序。运维人员详细交接电站运行方式、设备缺陷、轮值工作内容、运行方式变更、防汛防地质灾害、团队建设、文明生产等情况后,专业人员继续开展现场设备交接,一一对照,巡视检查现场,重点设备和部位的交接工作。
交接班结束后,张雪丽带领6名同志离开大金坪电站,以同样的方式与洪一电站出发6名运维值班人员汇合。又历尽艰辛,于14时30安全到达营地。
14时50分,回到营地的同志们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中途,张雪丽头痛发烧,浑身不适,立即送往石棉县人民医院急诊,晚10时许,报告公司病情有所好转。
记者得知,另一名叫曹福刚的值班员家中因洪水受灾,家里承包的土地和庄稼全部冲毁,颗粒无收。但他一直坚守现场,直到值班结束回到营地后才将情况告诉公司领导。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保障电站正常运行,两个多月来,经常都是都靠物业人员和公司员工背米、背菜,步行四五公里路程保障供给。
据悉,大金坪水电站是电建集团第一个水电投资项目,电站装机12.9万千瓦,2007年6月投产发电。松林河公司广大干部职工长期扎根山区,无私奉献,为电站安全高效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电厂员工涉水过河艰难行进
洪一水电站全貌
大金坪水电站全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