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打破智慧能源发展的“三大壁垒”——专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教授

  2019-02-17 12:26: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刊记者 崔晓利

 

 
 
 

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4月底前完成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首批示范项目公布近两年后迎来落地大考。本刊特约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曾鸣教授,分析智慧能源发展形势,探讨综合能源系统落地,分享新一年的期待和展望。

 
 
 

 

记者: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推进中,2019年我国能源发展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曾鸣: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目标推动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可总结为“五化”:

 

一是网络化。网络化指实现能源互联,使得各类型能源供应与输配网络得到整合和延伸,实现各类能源的互联共享。

 

二是智能化。智能化指通过最新科技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来支撑、实现对原来能源系统的优化,既有规划层面优化,也有运行层面的优化。在优化成本的同时,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是综合化。综合化指多种能源要藕合,即横向实现多能互补,纵向实现源(电源)、网(能源网络)、荷(用能负荷)、储(储能)协调。这点尤其重要。

 

四是清洁化。清洁能源发展的占比将越来越大。

 

五是多元化。多元化即满足用户用能的多元化需求,而不像过去那样是单一能源,将来用户用能将多元化、定制化。

 
 
 

记者: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4月底前完成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请谈谈您了解的典型示范项目进展情况,有哪些问题需要在验收前重点解决?

 

曾鸣: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要在4月底之前完成验收工作。据我掌握的信息,55个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基本没什么进展,有些项目有一些进展,但实质性进展少之又少。这其中原因很多,有配套政策原因,有经济形势原因,有投资者过于追求商业化盈利原因,也有电网企业、地方政府与业主、用户之间相互配合不力的原因。从时间上看,要彻底解决问题也不现实。现在或许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在验收的方式、方法、模式和验收的标准方面做些调整,要根据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和调整。

 
 
 

记者:智慧能源的根本目的是提供更好的综合能源服务。您深耕综合能源系统仿真领域,请介绍下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情况。

 

曾鸣:华北电力大学自2016年年底,由杨勇平校长亲自组织协调和领导,开始研发我国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平台。华北电力大学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平台的主体框架由五大目标、四大模块构成。

 

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平台主体框架要实现五大目标,即“两高三低”。“两高”指综合能源效率提高、综合供能的可靠性提高。“三低”指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降低、碳排放水平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仿真平台既要进行每个目标的仿真,也要对五个目标联合仿真,也就是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协调优化都要仿真,要实现相应的功能。

 

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平台主要有四大模块。一是规划优化模块,主要是通过仿真平台实现顶层设计规划方案的优化选择,为后续电力勘测设计部门进行具体项目设计提供方向。二是运行优化模块,即搭建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对各种能源品种每天、每小时、每时段的出力,进行优化调度。三是市场交易模块,主要实现分布式、微网形式下多种能源之间的交易,以及微网与大网之间的交易,是多种能源品种的交易。四是效益评估模块,综合能源系统各类效益的评估模块,包括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类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能源仿真系统可以为我国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以及其他能源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定量的分析与优化,发挥辅助决策的功能。仿真平台的五个目标中包含政府目标、投资者目标、用户目标、社会目标等,四大仿真模块涵盖规划阶段、运行阶段、市场交易阶段以及效益评估阶段。通过后台模型和有效算法为决策提供定量分析依据,促使未来能源电力行业的各种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尽量减少风险。

 
 
 

记者:从仿真研究到实践落地,综合能源系统还将经历哪些阶段,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曾鸣:从仿真研究到实践落地是个漫长的过程。仿真主要是虚设各种情景,要想真正实践落地,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仿真系统的各种功能。最近半年我们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共调研了国家电网等23家央企、国企,包括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及其他能源企业,还调研了政府机构特别是各园区管委会,以及各类大用户,目的是使得仿真平台在实际落地中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仿真平台还没有开发完,现在是一边开发,一边已与相关若干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也就是说,把仿真平台已有功能直接用在了对方工程设计的前期阶段,对企业已出台的各种规划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对现在已运行的一些项目仿真验证。通过验证过程来相互修正,属于仿真系统功能需完善的地方就完善系统,属于实际工程误差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仿真为实际决策提供修正建议。

 

从仿真研究到实践落地,实际上是一个调研—修正—再实践—再调研—再修正的过程,然后又把新的仿真系统用到实践中,使实际工作决策得到有效改善,这样就形成了正向、良性的循环。仿真系统在实践中可以不断完善,同时仿真系统提供的信息又使得实际工作方案得到不断修正。

 
 
 

记者:传统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重点突破,如何通过综合能源系统解决?需要哪些方面的力量支持?

 

曾鸣:智慧能源发展过程中,目前遇到的困难可总结为三点:一是体制壁垒。各类能源品种在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层面都相互独立,缺少能够协调管理的综合部门。二是技术壁垒。各类能源的特性不尽相同,要在能源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实现互补协调存在技术壁垒,特别是清洁能源和传统化石能源之间的互补协调技术发展滞后。能源耦合和综合能源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尚不成熟。三是市场壁垒。各种能源品种在市场上各自独立,缺乏价值转换媒介和机制,难以实现能源互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少综合能源市场。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可以打破上述“三大壁垒”,即通过创新技术,通过研究异质能源的物理特性,明晰能源之间的互补性和可替代性,开发能源转化和存储新技术,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打破技术壁垒;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多种能源子系统的统筹管理和协调规划,打破体制壁垒;通过创新市场模式,建立统一的市场价值衡量标准和价值转换媒介,从而实现能源转化互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打破市场壁垒。

 

中国的智慧能源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没有政府支持很难实际落地。综合能源系统不可能完全以用户的自然需求或者市场需求来引领,应由政府、科研机构、大型国有企业来引领。新的一年,希望在多方力量引领下,智慧能源更加有效、快速的发展,逐步克服“三大壁垒”,切实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9年1月25日第4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智慧能源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 疯狂收购终酿恶果!远东智慧能源可否渡过债务危局?
  • 上海电气全面发力智慧能源 光热业务凸显转型决心
  • 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展厅获国资委领导点赞
  • 张北“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并网发电
  • 深圳供电局发布智慧能源网关
  • 深圳供电局发布智慧能源网关
  • 吉电股份新时代锁定综合智慧能源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
  • 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
编辑推荐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专访电力现货市场/区块链专家R

2018-05-26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