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核心技术——访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维江

  2018-09-30 11:52:1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发攻关历程,取得了怎样的技术成就?

  答: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是由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和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决定的,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促进能源清洁绿色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特高压输电在国际上没有成熟适用的经验可供借鉴,面对巨大的创新压力和工程挑战,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集聚电力、机械行业300多家单位的专家和资源,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攻克了特高压输变电系统“过电压深度限制、绝缘优化配置、潜供电弧抑制、电磁环境控制、设备多物理场优化及试验检测”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难题。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发成功,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取得的技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掌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关键技术,中国由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步伐迈向国际领先;二是研制成功全套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备,推动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并迈向世界最高端;三是建成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电工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四是成功将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输出国外,应用于巴西美丽山大型水电送出工程;五是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23项特高压工程,“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计及工程应用”和“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分别获得2012年度和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推进绿色发展和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为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统筹考虑东、西部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成为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协调环境资源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现实而紧迫需要。发展特高压输电可以推动国家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及高效利用,促进水电、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的跨区域外送,降低“三北”地区弃风、弃光比例,减少西南水电弃水,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可以推进以电代煤和煤电布局优化,显著改善人口密集区域的环境质量;可以大幅节省输电走廊,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形成全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能源互联网+新格局,为保证电力可靠供应、推动能源转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问: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前苏联、日本、意大利等都着手研制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晚但进展快,目前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全面掌握并且开始大规模工程应用特高压输电技术。从跟跑到并跑,进而领先,我们为何能成功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

  答:这些发达国家虽然研究过特高压输电技术,但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未能实现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最大限度的结合,最终特高压输电技术没有得到商业化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存在能源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有能源资源大范围配置的地缘支撑和迫切需要,有经济增长的极大潜力,有集中力量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攻关的制度优势,有三峡500千伏输电系统及设备国产化的技术基础,终于凭借广大科研、技术、装备工作者的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一步步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突破,中国的输电技术在国际上由长期跟随迈向国际领先。

  问:回顾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历程,对于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您有怎样的思考和体会?

  答:特高压输电技术给了我国一次跨越式发展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会,以往经验告诉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得益于我国的制度优势。我们的制度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配置资源的能力,组织协调的力度,能够真正实践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特高压设备国产化尚未全面实现,尤其是特高压直流设备,由于国内生产企业及研究单位在该领域起步晚、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一些组部件尚未实现自主化供货,需要在设计理论、材料及器件、设备制造工艺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强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经验积淀,继续发挥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制度优势,持之以恒、踏实攻关,为全面突破核心技术不懈奋斗。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专访电力现货市场/区块链专家R

2018-05-26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