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陈城:中国能源企业立足海外市场的妙计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经过四年多时间历练,中国企业一方面获得了大批的项目,另一方面也总结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3月末,在“一带一路”巴尔干能源投资峰会期间,《能源》杂志与其他几家媒体以巴尔干半岛能源投资为切入点,就海外能源投资的诸多问题采访了埃森哲大中华区资源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陈城,下面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能源》:在走向海外过程中,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当地的市场?
陈城:事实上, 第一波走向海外的企业无疑是国有企业,其在响应国家号召和方针上走得非常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快取得成效的企业,也有吃过一些亏的企业,而后者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认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产业链越长,吃亏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设备、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对当地非常的熟悉,每个环节都不能有差池。
相反的,近几年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公司正以不同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比如说仅进入设备环节,工程可以找当地,资本则来源于国有企业或者当地资本。
丝路基金是典型的主权基金,还有一个我称之为准主权基金,它的资金相对比较灵活,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资金已经在海外。这个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像在巴尔干地区,它只做投资人,不管是不是中国企业在做,只考虑现在投进去退出时收益得到保证。为了收益最大化,可能会用巴尔干当地的资源,用欧洲或者其他地方的设备等等,根本上是以资金来进行推动。
《能源》:在海外市场不仅有中国企业,还有其他国家的企业,那么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有哪些竞争优势?
陈城: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毫无疑问还是我们的成本。
第一,资金优势,中国的资金成本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下比较低。
第二,设备优势,中国的设备成本也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目前国内的电力行业产能过剩,这样中国企业在竞标时往往会以边际成本去竞争,而不是平均成本。
第三,技术优势,比如说煤电和风电技术。在过去20年中,西方国家停止了对煤电的投资,与此同时也停止了对煤电技术的革新,所以煤电最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中国人手上,这个技术指的是电站运行方面的技术,而煤电设备优势仍然在西门子、GE和三菱等国外企业手中;而在风电方面,中国的风力发电设备的技术与世界一流水平可以说是平起平坐。
《能源》:在巴尔干半岛市场,有许多国家正在向欧盟靠拢,在法律法规上也不断的靠近,这对中国企业在巴尔干半岛的项目是否会有影响?西欧对中国的投资壁垒会不会转移到巴尔干半岛?
陈城:自2009年金融风波以来,巴尔干半岛国家资金紧缺,且来自欧洲的支持也很乏力。而半岛国家又多是小的国家和政府,自身能力十分有限,只能依靠外部的投资者,所以目前对于中国的资金十分渴望。
针对这些国家向欧盟靠拢给中国带来的问题,现在已经发生了!
2017年,国家电网收购了希腊电网的部分股权,项目公布短短两个礼拜之后,欧盟能源部长就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传递的消息是未来对于欧盟基础设施的投资,都要往上一层上升到整个欧盟进行讨论决定。在这以后,巴尔干半岛上其他的电网项目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发电方面并不会收到影响。
《能源》:巴尔干半岛煤电市场潜力很大,但是在体量较大的波黑和塞尔维亚,煤电机组项目多已被瓜分殆尽,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陈城:对于煤电来说,我认为要从两个层面去考虑,第一个层面,在区域上走得广一点,不要局限于波黑和塞尔维亚;第二个层面,在机型上走得小一点,这一点对于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不容易做。我们倾向于做大的项目,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被确定的大的煤电项目落成率并不高。
我认为把目光放在煤电存量资产上或许是一个好的出路,这些存量资产基本都属于国有企业,如果变成其股东,情况就会好很多。今后不论是机组翻新还是扩建机组,我们的股权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能源》:在资金方面,欧盟对来自第三国资金的限制,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威胁?
陈城:毫无疑问,我们在资金上有优势,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母公司的担保。现在很多欧洲的项目投资都会提到一个无追索投资,也就是不会追到母公司,这样项目的融资只能选择外方,同时也就面临着偏向外方产业的问题。
我有两个建议。首先,没有明确国家属性的,比如说欧洲发展银行,它对于投资者是谁并不看重,而是关注项目本身的条件,从这里可以拿到成本较低的资金;其次,和当地合作,这样资金的来源就会丰富很多。比如说国家电投上海电力马耳他公司以马耳他这样一个欧盟公司作为跳板,就能够很顺利地获得投资。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