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黄晓勇: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央企要先行

  2017-07-18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央企要先行

  ―――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黄晓勇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安栋平

  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一直倡导的理念之一。黄晓勇认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有公共品,天然气人民币正是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良好的公共品。

  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有何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落地实施又该推进哪些方面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黄晓勇院长进行了采访。

  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晓勇:所谓“天然气人民币”,它是与“石油美元”相对应的概念,即通过人民币作为天然气计价和结算货币,在天然气贸易及相关投资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建立起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实行以人民币计价与结算的运营体系。大体上经过这样一个循环―――天然气出口国把天然气卖给中国,中国支付人民币,在这个过程中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然后,在这个循环中,资源出口国以人民币向中国购买商品或在中国进行投资等,实现人民币回流,形成一个闭环。

  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其交易结算量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天然气目前是一种在化石能源当中有代表性的清洁能源。利用我国对天然气进口的需求,促使人民币流向境外,再通过中国丰富的商品出口和技术服务,以及开放的金融市场、投资市场来增加人民币持有国的人民币使用场景,从而使人民币得以回流。这一循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储备货币的选择可能性,提供新的投资市场的选择性。借此,我们不仅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和效用,增强并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对国内而言,在推动天然气人民币的进程中将扩大天然气使用规模,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在我国油气消费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通过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推动天然气进口渠道的多元化,这对中国能源供给安全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此外,建立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对中国的金融安全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构建将为国际外汇储备格局多元化作贡献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可行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晓勇:我认为,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无疑需要参考石油美元的体系等来设计。

  但从出发点来看,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本质上跟石油美元有不同之处,当年石油美元的构建是一种进攻性战略,而天然气人民币则更多的是防守型战略。由于天然气人民币的推出,是建立在美元霸权已经存在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即便成功地构建了天然气人民币体系,也无法做到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风险转移至国外。相反,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构建将为国际外汇储备格局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对东亚国家来说,迄今国际油气市场长期存在的“亚洲溢价”问题是一个内在的痛,缓解“亚洲溢价”具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在这个问题上东北亚国家具有利益的一致性和可协调性。降低溢价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寻求解决途径的重要问题,某种程度上这构成了东北亚国家油气方面协调和合作的内在基础。

  由于中国经济地位和区位优势明显,中国具备建设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条件。中国处于中亚天然气供应和东北天然气消费准枢纽地位,在构建跨国天然气管网方面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同时,中国在天然气生产、贸易、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具备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规模与优势。

  此外,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已成为一个非常发达的行业,长途的、大量的运输已成为现实的可能和需求,这使天然气由一种过去属区域性的交易商品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交易商品。近年,中国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大量的LNG进口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天然气进口和消费,扩大中国天然气市场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保障。 

     从结算角度看,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条件正日趋成熟。近年来,中国央行与许多国家央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多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已经开始发挥结算、投融资和储备货币的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将呈现更加蓬勃的发展势头。目前伦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离岸人民币市场,在人民币的支付额、交易额、结算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发展。新加坡离岸人民币市场目前发展迅速,韩国也在积极地推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这一系列的发展势头,使我们看到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外部条件正渐趋成熟。

  天然气人民币涉及两个重要领域―――能源和金融

  中国电力报:您对具体推动天然气人民币概念落地实施有什么建议?

  黄晓勇:之所以提出天然气人民币概念,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中国争取世界话语权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基础建设,有了话语权之后就可以更多地影响世界。一旦形成天然气人民币体系,至少是在跟经济、能源、金融相关的一些议题上,中国便有了施加积极影响的着力点。当然,具体推行的话,我觉得首先中央政府要有一个顶层的决策或者说一个顶层的设计,希望能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宏观层面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构建,提供制度、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规划、协调与引导。

  这一概念及相关建议提出后,各方的反应应该说普遍是积极的、热烈的。但是具体从什么地方入手,大家还在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也在积极地进行市场和企业调研,考虑怎么样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马上着手的一些政策与操作建议。比如说我们建议首先要尽快扩大国内需求即天然   气使用量,又如先从一部分的国家交易着手,等等。再如现在要尽量避免跟石油美元产生更多的、更早的、更直接的冲突,因为冲突来得越晚越好。

  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必须通过能源企业、贸易企业还有金融企业等各方积极响应与参与才行。因为只有开始了实际的进程,具体的制度、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天然气人民币牵扯的面很广,涉及到中国经济两个最重要的领域,一个是能源,一个是金融。或许可以将能源比作中国经济的经络,将金融比作是中国经济的血脉。所以它们的影响是极其根本且非常巨大的,但是因为所有新事物都会对旧的利益结构产生冲击,因此这个旧的利益结构影响,以及由旧的利益结构所带来的阻力也会非常大,所以需要一边推动、一边摸索、一边总结,来推动天然气人民币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及其调整。

  首先,我们现在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天然气人民币的必要性,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形成社会共识,然后再具体推行会比较顺畅。如果说只是少数人先知先觉,而大多数人对此很茫然,这个事情是很难做的。所以现在为止,一方面我们要加深研究提供更加可具操作性的东西。另一方面通过更广泛的报道与介绍,让更多的人、利益相关者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清醒、完整、明确的认识和共识。

  中国电力报:您希望“三桶油”等央企在推进构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黄晓勇:“三桶油”是我国油气领域的北斗泰山,是领军者,如果“三桶油”等央企在天然气贸易谈判时能够广泛推行用人民币计价,签合同等可以大部分乃至全部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无疑将极大推动这一进程。在国内也是一样,“三桶油”积极参与进来,对推动国内油气体制改革将是最大的支持,最大的推动。因为“三桶油”所占份额最大,而且是国企,他们的做法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