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储能要发展离不开成熟健全的电力市场──专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俞振华

  2016-06-1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储能要发展离不开成熟健全的电力市场

  ──专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俞振华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马建胜

  我国储能产业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当中,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提升、商业化应用模式的摸索都是近年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储能的发展亟待突破,产业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对整个能源系统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来说将是革命性的,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对电网造成的冲击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我国储能产业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与发达国家又有哪些差距、如何赶超?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俞振华。

  中国电力报: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目前需要突破的瓶颈有哪些?

  俞振华:我国过去建立的能源系统一直没有把存储这个环节纳入进来,而国外就不是这个情形。储能行业的发展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相对成熟的、可以商业化的储能技术其实早就出现了,只是没有合适的应用场景,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

  以往,没有存储环节的电力系统自身运转得也非常好。传统的风电接入,在没有储能的情况下,我国用的是风火打捆的方式,用火电做调节,然后再在输电、配电环节增加一些基础设施投资,来解决新能源并网问题。但是随着整个能源系统、电力系统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大幅增加,就需要储能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未来10年的主流储能技术路线到底是哪一种,到目前还没有定论,我们普遍认为多种技术并存的格局会长期存在。很多技术路线自身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还在进行着革新。

  目前我国有一定量的储能示范项目,体量看起来不小,但是能够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项目几乎没有,都是以示范来支撑运转,但是国外商业化的储能项目就比较多。

  我国的储能产业能够有多大规模的发展,其实核心问题在性价比,也就是投资收益的问题,这与电力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的建立密切相关。过去我国储能行业发展比较慢,很大原因就是我国没有一个健全、成熟的电力市场,储能为电力系统提供的服务没有回报,没有一个公认的价值,缺乏价值体现的体制机制。

  中国电力报:我国储能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存在哪些差距,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来赶超?

  俞振华: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储能产业比较起来,我国产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很好的,与国外可以说齐头并进,总体技术路线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细分的技术领域会有差别。但是几乎所有的前沿技术都在国外,从技术角度讲,我国的储能发展显然不是在第一梯队。但国外在研发的前沿技术,国内也都有研发团队同步在做,我们在学习、赶超。

  储能要大规模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成熟的电力市场,但是电力市场不可能为了储能的发展而单独设计,储能毕竟是电力系统的一个辅助环节。如果电力实现自由交易、电价由市场决定,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完善,储能应用最恰当的商业模式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但现在的问题是,储能系统为传统发电提供的服务都无法通过一个合理的价值或价格体现出来。

  因此,在市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的阶段,储能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应用可能就需要一些政策扶持,类似于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特别是新型、下一代储能技术需要更大的扶持力度,比如电价政策,这样才能鼓励储能技术研发的快速发展。

  未来我国储能产业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跟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化进行到什么程度有很大关系,能够以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去衡量储能的各种服务,储能的商业模式才能出现,这个市场就能建立起来,储能产业也就发展起来了。

  中国电力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不稳定以及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等种种因素,会给储能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俞振华: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调频辅助服务、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等依旧是储能在中国最主要的应用。我们预计到2020年,储能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在理想情景下,总装机规模将达到24.2吉瓦,常规情景下,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4.5吉瓦。

  储能是能源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电动汽车,我自己开的就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性能其实已经能够满足驾驶的需要了,现在的主流电动车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只是可以选择的车型较少,同一消费水平只有那么为数不多的几款车,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不便利,也会对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带来制约。但是随着能源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无论从技术成本,还是从技术成熟度上,都会极大地促进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性价比的提高。

  中国电力报:如何从规划和示范建设入手,让储能产业更快、更大规模发展?

  俞振华:一方面是把某些创新示范项目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真正为带动产业发展做出示范;另一方面应围绕示范项目将产业机制和市场环境建立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指导储能技术改进和完善的良好环境,基于配套设施开展的相关服务也能及时展开。

  国内储能产业应该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和项目经验。电改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电改的细分领域里,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技术方面,虽然国情不同,但技术的综合价值或者社会价值对于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储能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在前沿技术特别是前沿应用模式方面,国内企业要处理好与国外企业的对接。因此借鉴国外前沿技术和成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廖红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全钒液流电池在大型风电场混合储能应用实践
  • 发展储能技术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品质的关键
  • 国家能源局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
  • 姜堰供电公司积极推进用户侧储能系统
  • 美国2016年Q1太阳能储能市场装机量达18.3MW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破局在即,储能引领能源革命新时
  • "十三五"国内储能市场将快速发展 装机达 53GW
  • 研究报告丨"十三五"国内储能市场将快速发展
  • 观察丨电动汽车需求增长带动储能技术进步
  • Engie首次进军储能领域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