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专访|周丞:建立碳交易市场须破除地域限制

  2016-05-1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邹春蕾

  多数企业缺乏经营碳市场意识

  记者:据了解,目前北京环交所成交量为620万吨,交易金额达到2.6亿元。您对这些数据是否满意?

  周丞:首先,从成交量上看,这个数字并不大,这表明碳市场的流动性还不够充分。

  一方面,市场规模决定流动性。去年底开始,北京市纳入碳交易市场的门槛降为5000吨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和单位。这在7个试点省市中是门槛最低的,表明北京的碳交易市场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但由于北京的经济结构已经走过了重工业阶段,产业以第三方   产业居多,碳排放相对较少;再加上北京多年来非常注重节能减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碳排放的市场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碳交易尚属于新鲜事物,大多数企业缺乏经营碳市场的意识,也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目前企业的碳交易仍然是为了履约。

  但即使这样,与其他试点省市相比,北京碳市场的成交量仍然算得上名列前茅。从全国看,碳交易市场流动性欠佳的状况普遍存在。

  记者:北京环交所启动跨区交易有何深意?跨区交易中怎样消灭地域割据、促进融合?

  周丞:碳交易只有打破地域限制,相互链接,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北京启动跨区交易,实际上是北京试点经验的输出。虽然我国计划在2017年启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但从目前各方的准备来看,要真正实现稳定的交易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非试点城市等待全国市场正式开启后再进入,意味着“从零开始”,恐怕会措手不及。提前与北京的碳市场合作,就好比经过一段实习阶段,企业会更好地适应碳交易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寻找一些机会。

  跨区交易,就是让非试点城市参与北京碳市场,按照北京碳市场的管理办法、交易原则进行交易。规则统一,更加有利于市场融合。五方面保障全国碳市场建立

  记者:全国碳交易市场进入冲刺阶段,您认为目前还有那些方面需要强化?北京在这方面是否有所行动?

  周丞:首先,法律、制度必须先确立。因为碳交易市场是政策创立的市场,所以必须有法律基础作支撑。如果只是依靠部门规章,毕竟对超额排放的处罚力度有限,企业也不太重视。没有法律的保障,全国碳市场的基础就不牢靠。因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现在正在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升级为国务院条例。

  其次,注重对企业排放的历史数据的收集。目前各省都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进行企业排放的历史数据收集。

  历史数据是分发配额的基础,直接决定了配额分发的合理与否,因此历史数据必须保证客观、公正、真实。

  第三,企业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碳交易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尤其对于非试点地区而言,从理解到接受再到参与,需要一个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的过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呼吁试点地区帮助非试点地区。北京环交所也愿意在经验输出、交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积极帮助非试点地区进行能力建设。

  第四,政府部门也要有意识上的转变。

  既然建立了这个市场,就要相信这个市场,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真正发挥资源配   置的作用。

  最后,如果有立法,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平公正。碳交易市场上主体很多,有外企、国企和民营企业,如果这些企业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必须一视同仁,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氛围。

  记者:全国碳市场来临之际,企业和环交所将面对哪些变化,您对其有何建议?

  周丞:企业必须认识到,碳排放是有成本的。企业未来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约束,我国已经对国际承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这些任务将会分解到各个企业。建议企业建立一个团队,专门处理碳交易相关的工作。由于碳交易工作会同时涉及到技术部门、节能环保部门、财务部门等,因此企业还应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机制,仔细研究这个市场,摸清自身排放状况,做好碳资产管理。

  对于北京环交所而言,全国性碳市场建立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首先,北京环交所要加快提高服务会员的意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会员更好的参与北京碳交易试点市场,以及全国碳市场。

  其次,要不断提高软硬件实力,扩充交易系统,实现高效安全稳定运作,满足全国碳市场的需要。

  另外,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同碳交易试点和非试点地方分享经验、开展合作。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全国碳交易市场将形成“1+3+N”立法体系 如何平衡各
  • 全国碳交易市场倒计时 规模高达4000亿元
  • 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 北京与内蒙古启动跨区碳交易
  • 全国碳交易市场倒计时规 模高达4000亿元
  • Mark Kenber谈如何建立健全碳交易体系
  • 2016两会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西
  • 碳交易十万亿市场将被打开
  • 深圳碳市场首度异地输出 总目标建立全国性碳交易中心
  • 深圳与包头两市碳交易市场区域合作正式启动
  •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明年建立 十二五目标接近完成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