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推动电力自由化――访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朱文成

  2015-05-20 16:33:57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A- A+
电力18讯:    
  在2014年亚太电协供电工业会议(CEPSI)的分会场CEO圆桌会议上,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朱文成在会议间隙的闲聊中颇显无奈,当eo记者问及台电最近的动向时,他苦笑着回答:“现在我们第四核电厂面临停建,还能有什么动作?”

  2014以来,台湾社会反核运动再次掀起浪潮。2014年4月27日,台湾政府宣布第四核电厂(下称“核四”)封存停工。这对台湾电力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而更严峻的问题在于,核四的存亡与台湾能源未来休戚相关。朱文成坦言,台湾98%的能源依赖进口,电价(3台币/度)长期维持在全球范围内倒数的水平,无论从政治、环境还是经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台湾未来的能源供应都没有太多选择。公民投票决定核四存废

  记者:目前核四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希望投入运营?

  朱文成: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希望。我们希望召开能源会议,加强沟通,进而举行公民投票,由全体台湾人民共同决定核四的命运。事实上,这个项目并没有终止,目前只是封存已经完成的一号机组,暂停已经完成90%多的二号机组,并没有完全结束这个电厂。

  台湾公民投票由民间或政府发动,遵循公民投票法,全体台湾公民一人一票决定核四的出路,投票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个解决方式同时具有优缺点,台湾民众受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很深,对核能产生了非常多的疑虑,我们可以体谅民众内心的恐惧。但作为电力公司,我们更要考虑台湾未来的能源供应成本问题,因此我们正在民间努力做工作,争取大多数民众的共识。公民投票的进程由台湾政府来推动,我们希望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召开能源会议,达成初步共识后投票才能进行。

  我相信无论是什么政府执政,这都是需要慎重面对的问题,毕竟能源电力供应关系到经济、民生方方面面,目前台湾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核四。但台湾还有很多不同立场的民间社会团体,他们对结果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团体各有主张,他们的人数不见得很多,但发言的力量很大。

  记者:如果最后公投的结果是废止核四,台湾能源供应还有什么后备方案?

  朱文成:作为核四的后备方案,台湾电力公司正在加快几个燃煤电厂的更新脚步,这其中有几个项目也是被不同的政治因素阻挠了若干年。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台电只能尽力地做一些改变,希望能尽量满足民众的需求,也等于是做一次“败部复活”。但这项工作需时颇长,肯定还是会有一段很艰难的日子,但有希望总是好的。目前,林口、通宵和大林三个燃煤电厂已经开工,林口有3台80万千瓦机组,通宵刚刚更新了290万千瓦,大林则是2台80万千瓦机组,这三个电厂加起来有690万千瓦容量,可以满足整个台湾岛到2016年的用电需求。但从2017年开始就会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暂且不提核四,原来的核一、核二、核三厂将会在2018年开始陆续除役,到民国114年(2025年)核三除役,台湾这三家核电厂就全部走完他们的历程。但事实上,不需要等到2025年,2016年开始台湾电力供应就会面临严重不足的境况,除了核电厂以外,我们还有旧的火力电厂面临除役。正在进行的火力电厂更新是我们最重要的后备方案,但推进中也遇到很多阻力,我们都担心拆了之后就不能盖了。这些问题为台湾未来的能源供应带来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

  记者:以台湾目前的情况,有可能开发新电源吗?

  朱文成:上新电源非常困难。无论是厂址选择还是能源种类的选择都很困难。目前台湾社会民众不但极力反对核电,刚才也提到火力电厂的更新很不容易,即便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曾遭遇反对的声音。如果选择天然气,则首先需要确保足够的设施和稳定的天然气进口,其次,发电设施也受地形影响,台湾不见得有足够、合适的场地来实施,所以成本、场地是天然气发电的大问题。

  记者:核四总共投入了多少成本?如果不投运,台电将损失多少?

  朱文成:到今年年底为止,包括停建期间所产生的费用,台电在核四上面的投入是2838亿新台币。

  记者:目前台湾核电站的乏燃料是怎么处置的?是否有终极的处置策略?

  朱文成:我们正在找终极的废弃场所,但还没有结果。现在核一已经面临核燃料过于膨胀没地方送的困境,我们暂时是选择送到法国,这样价格当然是相当昂贵,但我们只能先这样处理一部分,先度过一段时间。

发展智能电网要想清楚成本效益

  记者:对于台湾电网与大陆电网联网的可能性,您怎么看?

  朱文成:当然希望两岸能在能源供应领域达成合作,互相协助。目前来看,金门区域比较有希望首先达成电网上的两岸连接。首先,这一区域距离大陆非常近,最近的点只有几公里;其次,这个地方供电的压力和成本非常大,现在还在使用燃油发电机,发电成本高,但卖给当地民众的电还是要比照台湾本岛价格,每年都产生较大亏损,所以我们很希望能从对岸输电过来。现在,两岸在这一区域已经先实现了自来水的连接,厦门的水可以接过来,我想如果在电方面也能联通的话,对两岸来说是互蒙其利的事。目前在这个项目上的两岸交流,主要是政府机构方案需要受到一些约束,自来水供应合作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先例,给电的合作提供了继续讨论的空间。

  记者:各地区、国家发展智能电网的重点都有所不同,比如大陆突出强调坚强网架和智能化的统一,而新加坡这样的岛屿将更多投资于提高配电网,更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台湾发展智能电网的重点是什么?

  朱文成:我相信台湾在配网自动化领域也是跟得上国际水准的。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电网的功能和成本应该成一个什么比例。在我的理解中,智能电网不是说搜集一大堆资料,而是要清楚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成本效益要想清楚。不是大家喊着智能电网,我们就跟着喊。现在,台湾电网在停复电、故障侦查方面已经做得很好,响应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停电一分钟内就能复电,然后把故障隔离。刚好今天早上,我们竹科龙松变电所发生了一起停电事故,竹科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业园区,七点多停的电,我们用很快的时间侦查,用转供的方法陆续复电,到十一点全部所有工厂完成复电。

  后来查出原因是有一家工厂的设备出了故障,使我们的变电所跳电。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很有自信的,台湾每年每户停电次数和时间这一数据我们在国际上的排名也在前五名以内。在对智能电网的态度上,我们欢迎并且将积极追求更先进的科技,但我们要考虑到这些新科技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否则将会浪费我们的投资。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新的科技都是超乎我们以前的想象界限的,我们相信未来的科技潜力无穷。但电力公司跟全民福祉有关,我们每跨一步都需要仔细斟酌。

  记者:目前台湾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如何?

  朱文成:目前,可再生能源占系统比例还是有限,暂时只有个位数字的百分比。所以现在无论在操作上还是其他方面,对系统的影响都不大。只有光伏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光伏系统都是用户零零星星地在装,所以在配网系统方面有些地方我们不是要加强就是没有办法接受那么多的用户同时连在线上,这是一个困难,目前也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主要是要求用户的设备更智慧一点,同时也要加强电网。风力发电、小水电我们还有很大空间,目前不是很大的问题。

  记者:2010年,台湾就正式启动了智能型电表系统(AMI)建置,计划在2020年达成80%的布建目标,2030年前完成建设。能否介绍下目前AMI在台湾的推广应用状况?

  朱文成:目前看来,这个系统的功能很强大,遥控抄表、传送讯息,搜集很多的data,但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上,似乎功能只局限于遥控抄表。如果是这样的话,成本效应就不够高。但台湾有24000户工业用户,也是大用户,这个智能电表系统在这些客户的应用上效益就比较高,一是节省了人工抄表的人力成本,第二是通过data的收集和处理,可以为用户提供分析软件,让他们可以在负载管理和节约能源方面做努力,这对我们公司削峰填谷很有帮助。而台湾一般用户大概有一千万多户,每个月电费才一两千块台币,如果对这部分用户也安装智能电表的话,是不是能达到预期中自动节约能源的目的?这是需要观察和评估的。当然,我们也在跟随国际趋势,了解和挖掘智能电表的更多功能,如果确实有很多可实际应用的功能,我们认为是值得投资的。

  记者:您认为台湾是否需要与大陆建设共同的智能电网标准平台?

  朱文成: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不同的考虑。其中一个看法认为,大家应该追求共同的平台,因为我们相信很多智能电网产品不只是在台湾用,也希望能够推销到世界各地,所以标准需要与世界接轨,而不是台湾自己定一个标准就可以。目前,我们上面聊到的智能电表已经外销海外了,主要市场是美国、澳洲和欧洲。

  记者:台湾电力市场的模式是垂直一体化,您如何看待这种模式的效率问题?

  朱文成:国际上主要的电力市场追求自由化已经很多年,包括大陆也实现了厂网分离,但其实我们也看到最近学界在研究和检讨这一发展方向,甚至包括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让・梯若尔也怀疑市场化到底能增加多少效率。对台湾来说,其实应该综合各方意见再深入思考,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推动电力自由化,只能说有个相关方案躺在立法院,具体的推进还要看立法院,内容也包括基本的引进竞争机制、厂网分离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