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访谈观点 > 访谈 > 正文

孙超:如何让煤炭变得更清洁?

  2015-09-1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记者 张杰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近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利用等环节的污染防治,均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记者日前就当前我国煤炭开采等全产业链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根本解决煤炭污染问题,采访了煤炭信息研究院能源经济中心主任孙超。

  煤炭污染源头及过程控制取得一定成绩

  原煤入选率由2000年的25.9%提高到2014年的62%,电站锅炉采用的除尘器效率平均为99.5%左右,新型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煤炭的燃尽率达到98%,接近燃气锅炉水平

  记者:请问我国近年来在煤炭洗选、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锅炉提效改造等方面进展如何?

  孙超: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在推进安全高效开采、清洁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通过发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开采技术,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促进了矿区生态环境改善。

  原煤入选率由2000年的25.9%提高到2014年的62%,动力配煤、型煤、水煤浆技术得到推广,褐煤提质示范取得积极进展;电厂超低排放节能减排效果突出,煤电机组平均煤耗降至318克/度,与2005年相比,全国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比例由12%提高到95%,脱硝机组总装机容量比例由零提高到82%。

  电站锅炉采用的除尘器效率平均为99.5%左右,新型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煤炭的燃尽率达到98%,接近燃气锅炉水平,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现代煤化工技术日趋成熟,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项目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首批示范项目的建设,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煤矿乏风发电及余温利用等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煤炭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煤炭洗选率偏低,分选企业布局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电厂先进减排技术快速推广,先进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水煤浆工业锅炉、低质原料型煤锅炉市场占有率不到20%

  记者:近二十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迅速增长,您如何评价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孙超:尽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弊端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1995年到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由13.7亿吨增长到41.3亿吨,平均每年增长1.5亿吨,煤炭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有些地方的污染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

  记者:当前,煤炭洗选率怎样?选煤厂的布局怎样?

  孙超:对比世界上其他主要产煤国,我国煤炭洗选率仍然偏低,煤炭分选企业布局不合理,大型现代化洗选企业较少,小型选煤厂较多。多数选煤厂技术水平落后,分选效果差,有些选煤厂不能对煤矸石、煤泥和污水等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

  经济因素也需要考虑,大型煤矿的洗煤厂作为煤矿的配套建设项目,一般不进行独立核算,选煤成本直接转嫁到商品煤中。据了解,洗选一吨原煤的成本约为35元~50元。对于小型选煤厂而言,需要自负盈亏,为了追求“短、平、快” 效益,以至于有的小选煤厂初期投资建设(相关的技术工艺)就达不到标准,洗选煤的质量也难以保障。

  记者:您认为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窑炉在减排方面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特别是工业锅炉领域?

  孙超:目前,国内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大,许多电厂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但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影响了先进的减排技术、超低排放技术工艺的快速推广。

  据了解,在工业方面,当前先进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水煤浆工业锅炉、低质原料型煤锅炉市场占有率不到20%。燃煤工业锅炉普遍存在单炉容量低、装备总体水平和运行效率不高,环保设施不全等问题。

  记者:近年来,煤炭进口量不断增加,国外煤炭质量如何?污染是否严重?

  孙超:进口煤作为沿海电厂燃料的重要补充,近年来进口量不断增大。但沿海电厂采购的多为印尼的低劣煤,加上国际煤炭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世界主要产煤国如美国、南非等纷纷将目标投向中国市场,这些国家的煤质多为高硫、中高灰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

   为何各项措施未能如期见效?

  煤炭产业各环节统筹协调不够,个别用煤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环境保护,相关经济补贴政策还需要完善,先进适用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推广不快

  记者:上面谈到,煤炭产业的开发、洗选、利用等环节存在不足,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您能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吗?

  孙超: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煤炭产业各环节统筹协调不够。煤炭产业链条较长,需要各环节、各领域紧密合作。但我国从煤炭开采、运输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由不同部门管理,缺乏高效统筹协调机制。

  其次是对设定的煤炭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和标准贯彻落实不到位。煤矿项目投资大,对地方就业和GDP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个别用煤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了环境保护,违法、超标排放污染物。

  另外,相关经济补贴政策还需要完善。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补贴、排放权交易及煤层气开发利用补贴等经济政策措施,推动煤炭清洁利用。还推出了“散煤”替代相关补贴政策,如北京市制定了“农村优质无烟煤替代”规划,拟于2017年实现劣质煤的全部替换,市财政将按每吨200元给予补贴。

  但总的来说,经济政策缺乏长效机制,有的推进缓慢,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有限。比如,对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应补贴激励政策,绝大部分省市也没有。排污收费不高,不足以弥补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能有效激励企业更新改造排污设施,煤层气开发利用补贴落实也较为困难。

  最后是先进适用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推广不快。国内的大学、科研院所、煤炭上下游企业都投入一定力量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但由于资金、人员投入有限,缺乏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推动政策,市场化程度不高,以至于先进的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不快,煤炭利用水平仍然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资金、财税需齐发力

  加大技术研发、推广力度,研发全过程减排技术,拓宽融资渠道,重视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尽快完善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财税政策

  记者:针对煤炭污染控制,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根本解决煤炭污染问题?

  孙超:要解决煤炭污染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做工作。首先是严格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切实按照各级政府的部署,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能源替代,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不能有任何水分。

  技术研发、推广至关重要。要重点研究降低煤炭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将创新出的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快速投放市场,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当前,绝大部分燃煤电厂锅炉和工业锅炉重视末端治理,建议研发源头减排技术工艺,再配套相应的末端治理。

  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方式。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发展。今后应该把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作为资金支持多元化的重点工作来抓。

  尽快完善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财税政策。当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企业的亏损面已经达到80%,这也给煤炭企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应该加大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力度,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的投入力度。

  农村取暖餐饮等“散煤”燃烧污染不可小视,政府鼓励农村和城市郊区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许多地方还实施补贴政策。据了解,个别用户拿着政府发放的购买优质煤炭补贴,继续烧低价、劣质煤。

  这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补贴政策执行力度,配套实施其他措施,真正发挥政策的预期效果。对于发达地区可采用购买环境服务方式,用经济杠杆推动清洁用煤每期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煤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处罚违法、超标排污行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
  •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疫苗一样产生革命性影响
  •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伏发展!
  • · 聚焦丨华龙一号总设计师走进央视《大家》 这一次他谈了一个梦想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