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访开封供电公司总经理郑盾
2013-09-18 09:31:0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农电管理提升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农电工作的方方面面。怎样在庞杂的管理体系中找到管理提升的着力点,实现农电整体水平提升呢?近日,我们就农电管理提升工作对开封供电公司总经理郑盾进行了采访。
记者:开封供电公司所属县级供电企业底子薄,实力较弱,但农电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请您谈谈您的管理思路。
郑盾:开封位于黄淮平原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所属5个县也是农业大县,自然资源少,经济实力不强,加之人员多,电量小,负担重,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不自囿,不自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实际的创新之路。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电工作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压力。在城乡供电一体化格局中,省、市公司层面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管理机制相对规范,关键的着力点还是在县级供电企业和乡镇供电所层面。对此,我们总结出“三个关键”:市公司工作成在农电,败也在农电;县公司工作,成在乡所,败也在乡所;供电所工作,成在规范,败也在规范。
记者:开封供电公司如何围绕“三个关键”开展农电管理提升的?
郑盾:如何下活农电管理提升这盘棋,破解这个局,我们确实动了不少脑子。简单来说,就是上面要接地气,下面要有执行力。
接地气,是对市公司而言,必须面向基层当学生。上面对基层不了解,闭门造车。工作不接地气,基层就会有抵触情绪;工作不接地气,就会形成“只敲单面鼓,老下残棋盘,各吹各的号,各是各的调”的现象。因此,接地气是当好指挥员的基本功。执行力,是针对县、乡两级供电企业管理组织而言,必须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不犯自由主义。
实现接地气与执行力的提升,必须消除壁垒,打通关节。今年6月份,我们启动了“1236”农电管理专项提升项目,给市县乡三级组织指定方向,立下规矩,走出了新路子。
记者:农电管理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郑盾: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1331”重点工作是宏观指导,开封供电公司“1236”项目是个落地工程。我们先从基层找问题,再从市公司层面找原因,双管齐下。
为此,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一些尝试:畅通信息渠道,实现无缝对接。上下贯通,响应灵敏,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联动机制;重心向下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坚持密集的基层调研和常态化的明察暗访,以领导包乡包所为抓手,以行风明察暗访为契机,从领导到员工调动起来,化压力为动力,实现三级协同大攻关的局面;把握节点,科学进度,不搞一刀切。我们在突出环节、重点部位把好脉,点准穴,从而以点带面,逐级拉动,建立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排查突出问题时区分ABC,督办督导实行红黄蓝,强化全过程管控,形成闭环式管理;抓融合促提升,将县公司纳入市公司管理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实现体系对接,带动各项专业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记者:开封供电公司在农电管理提升上做了大量工作,成效如何?
郑盾:通过农电管理提升工程,收获是显著的,甚至超出了预期目标。目前,五县局(公司)自成特色,各有亮点。兰考供电公司狠抓线损管理,综合线损率接近5%的水平,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县局而言,非常不容易,该公司建立的线损监测、信息化决策、台区实时监控与营销MIS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市公司层面都难以做到;尉氏县供电局则以供电所管理规范见长,业扩报装、安全生产、临时用电等方面是全省标杆。
今后,我们要跳出农电看农电。农电工作有其特殊性,也有差异性,但前提一定要放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大局来统筹。“1236”农电管理专项提升活动是农电管理工作的一个试验田,也是一个推进器,尽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将以弯道超车、负重爬坡的勇气,敢为人先、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实现开封农电工作的新突破。
记者:开封供电公司所属县级供电企业底子薄,实力较弱,但农电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请您谈谈您的管理思路。
郑盾:开封位于黄淮平原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所属5个县也是农业大县,自然资源少,经济实力不强,加之人员多,电量小,负担重,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不自囿,不自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实际的创新之路。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电工作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压力。在城乡供电一体化格局中,省、市公司层面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管理机制相对规范,关键的着力点还是在县级供电企业和乡镇供电所层面。对此,我们总结出“三个关键”:市公司工作成在农电,败也在农电;县公司工作,成在乡所,败也在乡所;供电所工作,成在规范,败也在规范。
记者:开封供电公司如何围绕“三个关键”开展农电管理提升的?
郑盾:如何下活农电管理提升这盘棋,破解这个局,我们确实动了不少脑子。简单来说,就是上面要接地气,下面要有执行力。
接地气,是对市公司而言,必须面向基层当学生。上面对基层不了解,闭门造车。工作不接地气,基层就会有抵触情绪;工作不接地气,就会形成“只敲单面鼓,老下残棋盘,各吹各的号,各是各的调”的现象。因此,接地气是当好指挥员的基本功。执行力,是针对县、乡两级供电企业管理组织而言,必须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不犯自由主义。
实现接地气与执行力的提升,必须消除壁垒,打通关节。今年6月份,我们启动了“1236”农电管理专项提升项目,给市县乡三级组织指定方向,立下规矩,走出了新路子。
记者:农电管理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郑盾: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1331”重点工作是宏观指导,开封供电公司“1236”项目是个落地工程。我们先从基层找问题,再从市公司层面找原因,双管齐下。
为此,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一些尝试:畅通信息渠道,实现无缝对接。上下贯通,响应灵敏,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联动机制;重心向下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坚持密集的基层调研和常态化的明察暗访,以领导包乡包所为抓手,以行风明察暗访为契机,从领导到员工调动起来,化压力为动力,实现三级协同大攻关的局面;把握节点,科学进度,不搞一刀切。我们在突出环节、重点部位把好脉,点准穴,从而以点带面,逐级拉动,建立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排查突出问题时区分ABC,督办督导实行红黄蓝,强化全过程管控,形成闭环式管理;抓融合促提升,将县公司纳入市公司管理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实现体系对接,带动各项专业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记者:开封供电公司在农电管理提升上做了大量工作,成效如何?
郑盾:通过农电管理提升工程,收获是显著的,甚至超出了预期目标。目前,五县局(公司)自成特色,各有亮点。兰考供电公司狠抓线损管理,综合线损率接近5%的水平,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县局而言,非常不容易,该公司建立的线损监测、信息化决策、台区实时监控与营销MIS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市公司层面都难以做到;尉氏县供电局则以供电所管理规范见长,业扩报装、安全生产、临时用电等方面是全省标杆。
今后,我们要跳出农电看农电。农电工作有其特殊性,也有差异性,但前提一定要放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大局来统筹。“1236”农电管理专项提升活动是农电管理工作的一个试验田,也是一个推进器,尽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将以弯道超车、负重爬坡的勇气,敢为人先、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实现开封农电工作的新突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