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产业集团董事长张亮访谈录(上)
2006-12-27 14:11:50 来源:山西日报
A-
A+
电力18讯:
张亮董事长与潞安集团环能公司领导一起考察能源产业集团煤化工园区。
主要观点
●“山西能源”致力于煤化工项目建设和焦炉气综合利用,正在成为我省乃至我国建设资源节约、经济循环、环境友好、生产清洁的典范。
●“山西能源”正在积极推进的山西煤层气产业开发、“焦炭企业联盟”和煤焦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将大力推动我省在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山西能源”发起设立的“中国煤焦投资基金”和“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将实现对外筹融资百亿元以上,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能源与工业基地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山西能源”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致力于山西能源品牌的打造,在未来的发展中引领资源富集的山西融入全球经济的合作与竞争,书写山西转型跨越崛起的新篇章。
“十一五”开局之年,当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实现跨越式发展”写入自己的战略目标时,一轮新的更大的发力正在企业内部凝聚和迸发。这个企业和企业团队,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高举“山西能源”这面炫目的旗帜,紧紧追赶时代和发展的步伐,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事实上,天降大任于斯人。13年前,当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伊始,就承担着加快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加速山西阳城电厂以及有关大型能源工程项目实施,贯彻山西“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战略方针的重要职责。在经历艰苦的创业和不懈的努力后,集团逐渐发展成为拥有独资企业10家、控股公司9家、参股公司5家的大型能源投资控股企业,在全省各市都开辟了自己的“根据地”。13年来,集团在能源、煤化工项目的开发和生产、资金筹措,以及相关产品、技术、装备和物资等贸易进出口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营商业绩。
2005年7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继续发扬团结求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品牌产生效益、发展才有希望”的理念,使集团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集团确立了新的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即: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能源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集团支柱产业总揽全局,通过深入进行存量资产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加快以煤炭产运销为基础,以煤层气开发利用为龙头,以煤化工为延伸的产业格局建设,通过构建国际化的产业基金融资平台,打造我省煤层气、煤化工核心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重构制度文化,实施人才强企的新突破;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筹融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职工收入水平,走实体化、专业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力争用3-5年时间把能源集团建成品牌优良、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大型能源投资控股企业,奠定能源集团在我省煤层气、煤化工产业上的主力军地位,真正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一宏图大略,吸引我们和所有关注山西能源产业发展的人一起走近山西能源产业集团,走近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集团董事长张亮。
问:关于品牌战略的思考:山西能源―――一个寓意深刻的商号!它既是一个公司的名称,又代表着山西的能源产业!它立志树立山西能源产业的全新形象,引领山西在国内外能源市场上纵横驰骋。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亮:首先十分感谢广大媒体对山西能源、对山西能源产业集团的关注。在过去的13年里,山西能源产业集团走过了重要的发展历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能源产业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集团新的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决策,在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体现自身特色的“一二三四”工程:一是打造一个品牌,即“山西能源”;二是构建两个国际化融资平台,即中国煤焦投资基金和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三是积极参与三项建设,即煤层气 煤化工 的开发,山西焦炭企业联盟的筹建和山西煤焦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四是发展四个支柱产业,即煤炭、煤层气、电力、焦炭。通过“一二三四”工程,真正把集团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能源控股集团公司。
我们之所以把品牌建设摆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是缘于对品牌的渴求和对品牌战略的思考。一个响亮的品牌,就是一把开锁的钥匙,一张通行无阻的名片。品牌的作用在于不仅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更能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效益。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长期以来却忽视了能源品牌的建设,可以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品牌。这与近年来强势崛起的“鲁能<
主要观点
●“山西能源”致力于煤化工项目建设和焦炉气综合利用,正在成为我省乃至我国建设资源节约、经济循环、环境友好、生产清洁的典范。
●“山西能源”正在积极推进的山西煤层气产业开发、“焦炭企业联盟”和煤焦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将大力推动我省在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山西能源”发起设立的“中国煤焦投资基金”和“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将实现对外筹融资百亿元以上,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能源与工业基地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山西能源”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致力于山西能源品牌的打造,在未来的发展中引领资源富集的山西融入全球经济的合作与竞争,书写山西转型跨越崛起的新篇章。
“十一五”开局之年,当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实现跨越式发展”写入自己的战略目标时,一轮新的更大的发力正在企业内部凝聚和迸发。这个企业和企业团队,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高举“山西能源”这面炫目的旗帜,紧紧追赶时代和发展的步伐,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事实上,天降大任于斯人。13年前,当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伊始,就承担着加快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加速山西阳城电厂以及有关大型能源工程项目实施,贯彻山西“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战略方针的重要职责。在经历艰苦的创业和不懈的努力后,集团逐渐发展成为拥有独资企业10家、控股公司9家、参股公司5家的大型能源投资控股企业,在全省各市都开辟了自己的“根据地”。13年来,集团在能源、煤化工项目的开发和生产、资金筹措,以及相关产品、技术、装备和物资等贸易进出口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营商业绩。
2005年7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继续发扬团结求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品牌产生效益、发展才有希望”的理念,使集团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集团确立了新的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即: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能源产业政策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集团支柱产业总揽全局,通过深入进行存量资产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加快以煤炭产运销为基础,以煤层气开发利用为龙头,以煤化工为延伸的产业格局建设,通过构建国际化的产业基金融资平台,打造我省煤层气、煤化工核心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重构制度文化,实施人才强企的新突破;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筹融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职工收入水平,走实体化、专业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力争用3-5年时间把能源集团建成品牌优良、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大型能源投资控股企业,奠定能源集团在我省煤层气、煤化工产业上的主力军地位,真正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一宏图大略,吸引我们和所有关注山西能源产业发展的人一起走近山西能源产业集团,走近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集团董事长张亮。
问:关于品牌战略的思考:山西能源―――一个寓意深刻的商号!它既是一个公司的名称,又代表着山西的能源产业!它立志树立山西能源产业的全新形象,引领山西在国内外能源市场上纵横驰骋。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亮:首先十分感谢广大媒体对山西能源、对山西能源产业集团的关注。在过去的13年里,山西能源产业集团走过了重要的发展历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能源产业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集团新的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决策,在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体现自身特色的“一二三四”工程:一是打造一个品牌,即“山西能源”;二是构建两个国际化融资平台,即中国煤焦投资基金和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三是积极参与三项建设,即煤层气 煤化工 的开发,山西焦炭企业联盟的筹建和山西煤焦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四是发展四个支柱产业,即煤炭、煤层气、电力、焦炭。通过“一二三四”工程,真正把集团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能源控股集团公司。
我们之所以把品牌建设摆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是缘于对品牌的渴求和对品牌战略的思考。一个响亮的品牌,就是一把开锁的钥匙,一张通行无阻的名片。品牌的作用在于不仅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更能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效益。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长期以来却忽视了能源品牌的建设,可以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品牌。这与近年来强势崛起的“鲁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