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电监会王禹民:以改革促电力又好又快发展
2007-03-08 16:46:38 来源:电监会网站、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A-
A+
电力18讯: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接受了记者采访。作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禹民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了“十一五”电力改革的清晰路径;作为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电力专家,他对发展的展望,则使我们对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电力前景充满信心。
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记者:走过开局之年,今年进入了“十一五”的第二年。回过头来看,应如何对“十五”期间的电力体制改革进行全面评价?
王禹民:“十五”对于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来说,是不平凡的五年。可以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02年以来,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的精神,电力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给传统电力工业运行体制带来了深刻变化:垂直一体化经营的体制发生转变,发电侧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新型电力工业监管体制已具雏形。改革促进了发展,深化改革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一是促进了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近几年,发电领域和输配电领域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二是增强了电力企业的活力。企业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内部约束机制改善。这几年,电力设备、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发电项目造价却稳中有降,企业效益也逐步提高。在煤炭等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大部分发电企业将市场竞争压力变为动力,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了效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2002年底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日益壮大的发电集团和年增1亿千瓦的装机速度,而且可能导致我们现在仍要面对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困难局面。三年即扭转了全国大范围缺电的局面,这是本届政府工作的一大亮点和成就,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但不照搬外国模式,改革方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对特殊问题作出制度性安排。实践证明,改革进展平稳,避免了一些国家在电力体制改革上所走的弯路,没有出现大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持了干部员工队伍的总体稳定。
电力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谋求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十五”期间的电力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和13.8%,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电力工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那么,如何分析“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
王禹民:刚才说的主要是电力改革的成果,但也应看到,“十五”改革取得的进展是阶段性的,“5号文”确定的一些重要改革任务还要继续推进落实。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厂网分开尚有遗留问题,电网企业“主辅”、“主多”尚未分离,区域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尚待深化等。
对于问题形成的原因,我们要正确认识。首先,近年来,全国出现了大范围缺电,在推进改革上应更加审慎。集中精力加快电力建设、抓好电力安全供应的选择是明智的,实践证明这也是正确的。其次,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配套措施需要紧密衔接,组织实施难度大。第三,改革涉及各方利益,在某些问题上认识不一致,也影响了改革任务的落实。
“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面临着突出矛盾和难得机遇,需要、也有条件按照“5号文”确定的目标和方向,把电力体制改革向前推进一大步,基本形成电力市场化运行的体制格局。在研究“十一五”电力改革问题时,应始终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出发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并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进发展是一切改革工作的出发点。要从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转变电力工业增长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第二,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不动摇。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垄断,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要客观认识改革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做好改革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慎重设计具体的实施步骤。要抓住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加强各项改革措施的配套衔接,因势利导,协调一致,重点突破,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第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安全和稳定是做好各项改革工作的前提。要切实抓好电力安全生产,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接受了记者采访。作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禹民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了“十一五”电力改革的清晰路径;作为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电力专家,他对发展的展望,则使我们对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电力前景充满信心。
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记者:走过开局之年,今年进入了“十一五”的第二年。回过头来看,应如何对“十五”期间的电力体制改革进行全面评价?
王禹民:“十五”对于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来说,是不平凡的五年。可以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02年以来,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的精神,电力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给传统电力工业运行体制带来了深刻变化:垂直一体化经营的体制发生转变,发电侧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新型电力工业监管体制已具雏形。改革促进了发展,深化改革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一是促进了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近几年,发电领域和输配电领域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二是增强了电力企业的活力。企业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内部约束机制改善。这几年,电力设备、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发电项目造价却稳中有降,企业效益也逐步提高。在煤炭等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大部分发电企业将市场竞争压力变为动力,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了效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2002年底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日益壮大的发电集团和年增1亿千瓦的装机速度,而且可能导致我们现在仍要面对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困难局面。三年即扭转了全国大范围缺电的局面,这是本届政府工作的一大亮点和成就,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但不照搬外国模式,改革方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对特殊问题作出制度性安排。实践证明,改革进展平稳,避免了一些国家在电力体制改革上所走的弯路,没有出现大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保持了干部员工队伍的总体稳定。
电力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谋求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十五”期间的电力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和13.8%,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电力工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那么,如何分析“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
王禹民:刚才说的主要是电力改革的成果,但也应看到,“十五”改革取得的进展是阶段性的,“5号文”确定的一些重要改革任务还要继续推进落实。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厂网分开尚有遗留问题,电网企业“主辅”、“主多”尚未分离,区域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尚待深化等。
对于问题形成的原因,我们要正确认识。首先,近年来,全国出现了大范围缺电,在推进改革上应更加审慎。集中精力加快电力建设、抓好电力安全供应的选择是明智的,实践证明这也是正确的。其次,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配套措施需要紧密衔接,组织实施难度大。第三,改革涉及各方利益,在某些问题上认识不一致,也影响了改革任务的落实。
“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面临着突出矛盾和难得机遇,需要、也有条件按照“5号文”确定的目标和方向,把电力体制改革向前推进一大步,基本形成电力市场化运行的体制格局。在研究“十一五”电力改革问题时,应始终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出发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并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进发展是一切改革工作的出发点。要从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转变电力工业增长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第二,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不动摇。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垄断,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要客观认识改革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做好改革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慎重设计具体的实施步骤。要抓住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加强各项改革措施的配套衔接,因势利导,协调一致,重点突破,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第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安全和稳定是做好各项改革工作的前提。要切实抓好电力安全生产,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推动新时代能
2020-12-30
- 专访比尔·盖茨:我深信核能会像
2019-01-05
- 高端访问 | 智利前总统拉戈斯:
2018-10-09
- 以工匠精神引领卓越——专访中
2018-08-01
- 国家能源局李创军:不是要控制光
2018-06-03
热点排行
-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全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做驻皖央企扶贫表率
- · 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卢健新春话发展(附图)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 ·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制度保证——对话厦门供电吉林供电嘉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 ·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董事长肖世杰: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电网形态向综合性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 · 发电公司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振平
- · 电力体制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
-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我与核电共成长
- · 中国证券报:专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柴松岳
- · 市场吹响电力建设的号角―――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谢松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