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供电员工冒严寒抢修线路确保供电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强 金亚东 报道 1月13日15时许,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接到洋口港中石化LNG天然气接收站工作人员打来的报修电话,称因黄海大桥电缆故障,导致与之相距25公里的阳光岛失电,原本应该保持零下100多摄氏度的LNG储气罐无法制冷。
接报后,该公司立即组成黄海大桥应急抢修临时指挥部,将在洋口镇刘环村和新店镇农居点小区施工的20余名变电施工人员火速调往黄海大桥,同时命令工程值守人员准备好抢修必需的工器具、发电机、应急灯等。考虑到黄海大桥电缆故障及实地施工的特殊性,又联系了十几名施工人员赶赴现场增援。
阳光岛上的供电主要由陆地上的110千伏富强变电站供出,岛上建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连通陆地的有4条20千伏线路,分别是富中、富阳、富油和富岛线。前3条为中石化LNG接收站建设时由其自行组织施工,后1条系110千伏电缆降压至20千伏运行,进岛电缆均敷设在黄海大桥东侧护栏外沿。
经现场勘查发现,进岛4条线路共有12根单芯电缆,共厢,其中9根20千伏电缆在下层。初步判定此次故障系20千伏富油线电缆接头老化,击穿绝缘层起火所致。由于海上风大浪高,火势随风增大,共厢的其他电缆均被引燃,当抢修人员赶到现场时,电缆过火长度已达50余米。
据中石化LNG天然气接收站现场工程师介绍,LNG储气罐内液化天然气必须在零下100多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安全存储,需要不停制冷。倘若温度持续上升,罐内压力会逐步增加。由于站内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可靠性较低,因此只能通过放气减压、减少容量的方式确保安全,但这么一来,燃气接收站每小时的损失在四五十万元。
由于电缆已烧粘在一起,海上风大,天气寒冷,深夜气温达到零下6℃,桥上施工作业面悬空、狭小,抢修难度大。根据现场情况,如东县公司指挥部决定按照先急后缓原则,首先对20千伏富油线进行抢修。抢修人员两人一组进行分工,小心翼翼地进行富油线电缆清除、剥离,同步进行新电缆展放。直到次日凌晨4点,才完成了电缆清除展放工作。
此时,LNG接收站站内自备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苗头,为了保证站内供电,抢修人员在快速对新敷设电缆进行现场试验合格后,汇报调度,14日5点20分恢复富油线临时送电,保证了储气罐正常制冷。当日,另外20余名供电抢修人员赶来接替支援。至16日中午,又有7名110千伏电缆接头专业技师投入后续抢修工作。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