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一局五分局小浪底外线巡检员彭遵义:小浪底库区的光明使者
早上7点多,五分局小浪底外线巡检员彭遵义已经将自己今天线路巡检的必用工具检查了两遍,20年的供电线路巡检每一次出行前“老彭”都这样细致的检查,大到长柄镰刀、登杆工具,小到笔记本、水性笔、创可贴,这些是每一次线路巡检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勤车将“老彭”和他的徒弟姬少峰送到了他们今天巡检的出发起点——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南岸东河清变电站。师徒两人默契的将其他电力用具手提肩扛地开始向山上进发。日常巡线工作主要是检查线路设备是否正常,查看是否存在威胁线路安全的超高树木,检查线路上是否有飘挂物、鸟巢及塔体是否受损……
沿黄河南岸近20公里的山上,50多级杆塔上架设的35千伏的架空线是他们这一轮巡检的范围。
“今天我们先去南岸35千伏Ⅱ霞蓼线,昨天的大风恐怕对这儿有影响!”借着刚上山的路较平缓,师徒俩边走边交流今天工作的要点,巡检的重点。不一会儿,山路开始陡峭起来,密集的灌木丛夹杂着带刺的蒺藜,“老彭”小心翼翼的用他的开路神器——长柄镰刀一点儿一点儿的清开路障,徒弟扛着沉重的工具紧跟其后艰难前行,山里温度不足10度,但崎岖的山路和沉重的工具师徒俩早已是满头大汗。
一个小时后,他们到达了今天巡检的第一站——35千伏Ⅱ霞蓼线48号杆塔,这里地处半山腰,与对面山上的47号杆塔遥相乎应。略作休息,两人相互检查好安全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装备,便从背包里拿出登杆工具、望远镜、记录本等工具,开始对杆塔构件进行全面“体检”。扒开杆塔地基周围的荆棘,“老彭”躬身围着地基一点一点的查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塔角水泥完好、铁构件牢固无松动、接地线良好.......”两人边检查边记录,近距离的构件检查完毕后,他们需要用望远镜查看人不能到达的部位,绝缘瓷瓶、防震锤等离地面高的部分,并将检查结果当即整理出来,在杆塔显眼的位置做上标记,以便下一批巡检人员检查。
完成了48号杆塔的检查已是10点多,顾不得休息,他们又匆匆赶往下一站,看似近在眼前的47号杆塔,走过去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一天下来,需要在野外工作八九个小时。
对于外出巡查人员来说,最难的是冬季和夏季。山区的冬天最低气温零下十几度,夏季最高可达40度,这样的冰火两重天也从未阻碍过“光明使者”的脚步。小浪底水利枢纽区及西霞院反调节水为管理区内的 3座变电站12个配电中心、 44个箱变、10余条架空线路17条电缆线路逐一排查检修,巡视线路达100多公里,每个月有近一半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遇到大风雷雨天气,还需要临时增加巡检频次,一个月走坏两双鞋是常有的事。
“坚持就是胜利。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 彭遵义总是这样鼓励他的队员,“外线工作除了最基本的巡检年外,还得学会野外生存能力,砍草修路、抗击严寒酷暑”。“小姬始终牢记师傅的要求,对于外线工作他表现的是乐观自豪:呼吸着大自然最清新的空气,守护着库区的光明,我喜欢这样的工作”。
一天下来,师徒俩完成了近7公里、16级杆塔的巡视任务。回到办公室里,老彭将发现的缺陷详细的登记在了工作笔记上,以便于外线班组织人力安排工期对缺陷进行处理。
根据生产保障部供电科春检安排,Ⅰ霞蓼线、Ⅱ霞蓼线,分别由八名外线工作人员分组要在2周内完成对140级杆塔的巡视检修工作。正是外线巡检员的这一天辛勤付出,守护了的小浪底库区生产生活工作区的光明。
外线巡检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