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清洁制氢: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中国氢气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氢源结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全球平均水平。根据中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供数据,2016年中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其中煤制氢占62%、天然气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而从全球平均水平看,氢气48%来自天然气、30%来自醇类重整、18%来自焦炉煤气。在氢能强国日本,本国氢气产能中电解水制氢占63%、天然气重整占8%、焦炉煤气占6%。相比之下,中国氢气主要来自煤炭,“清洁度”不够。
不改变当前以煤为主的氢源结构,发展氢能实现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方法无异于南辕北辙。按照2016年中国氢源结构,2050年实现1亿吨氢气的终端应用,需要消耗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超过5亿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接近12亿-18亿吨,氢能产业反而会成为最大的耗能和碳排放领域。
传统制氢格局下的氢能经济还可能造成“生产地污染、消费地清洁”的结果,进而加剧区域间的不公平现象。氢能无论是作为燃料直接燃烧,还是通过燃料电池转化成电力,都可以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但是,如果氢气来自于煤炭、煤电等传统制氢工艺,相当于“生产地污染、消费地清洁”。再加上中国煤炭、煤电等资源大多分布于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让这些地区发展传统制氢项目去支持发达地区清洁化、低碳化进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区域间不公平现象。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煤炭企业对氢能表示出极大兴趣,力图将煤制氢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截至2019年3月,已经有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陆续宣布了煤制氢发展规划或项目。一些专家提出了“煤制氢将担纲氢能发展大任”、“煤的最佳应用方式就是制氢”等观点,甚至有不少人认为,煤制氢是中国发展氢能经济的重大优势之一。
对此,财经网认为,清洁氢气应具有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的特点,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不同制氢工艺进行能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评测,找出其中哪些是“李逵”、哪些是“李鬼”,哪些是“看上去很美”、哪些是“披着羊皮的狼”。(来源:财经网)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国氢能竞争格局分析:超10家央
2019-06-30
- 中国氢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9-03-31
- 中科大在《自然》发表成果 攻
2019-02-24
- 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和燃料
2018-11-14
- 《2017-2018中国氢经济发展年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