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氢能 > 正文

长城汽车入股德国加氢站运营商,加速布局燃料电池汽车

  2018-11-01 22:56: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长城汽车作为中国SUV领导者,产销连续多年超过百万,领导者地位无可动摇,大家已耳熟能详。但大家对长城汽车在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及发展现状,相信大多数人知之甚少。

10月24日,在江苏如皋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 2018)上,长城汽车正式宣布,已入股世界领先的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 MOBILITY(以下简称H2M),成为继液化空气集团、戴姆勒、林德、OMV、壳牌和道达尔的第七大股东。



这样一条突如其来新闻,震懵行业许多人。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M是什么鬼?长城汽车何时涉足氢能源和燃料电池领域,这是心血来潮,还是早有布局?长城汽车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是不是因为不看好,而选择了燃料电池汽车?相信这是很多人心中共同的疑惑。

H2 Mobility 公司全球领先

H2M 是全球领先的德国加氢站运营商,主要负责建立德国全国性的加氢站基础设施,支持德国的燃料电池驱动。H2M目前在德国拥有超过50座加氢站投入运营,还有40多座加氢站项目正在实施中。H2M加氢站采用McFilling技术,符合SAE-J2601-1 2016标准。其建成的加氢站可在几分钟内快速完成车辆氢气加注,每天可为4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燃料,使之运行500至800公里。



此后几年,将另有300多座加氢站与逐渐增加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同步,建立德国全国范围的供应网络,而H2M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氢气站网络。



超前视野,抢先布局氢能源

对于国内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国家早就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发展列入国家战略。经过十多年试验研发,现已进入市场导入阶段。但总体来看,车企主体意识不强,许多汽车企业在此方面发展滞后,再加上国内目前制氢、供氢、加氢系统落后,导致氢成本剧增,成为横亘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道路上的最大问题。而长城汽车在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及发展战略早已起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天又剑指世界领先加氢站运营商,可见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将提速。



长城汽车其实早已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测试、试制,以及整车集成与测试能力。今年3月13日,长城汽车成为首家加入到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的中国车企。该委员会成员包括各大汽车企业以及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ir Liquide)、岩谷(Iwatani)、林德(Linde)、壳牌(Shell)等能源及油气公司。同时,长城汽车还积极参加了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协会(IHFCA)和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NAHFC)。



8月31日,长城汽车还收购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51%股权,成功控股上海燃料电池,这使得长城汽车已经具备了为各种应用开发和部署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燃料电池驱动技术。

目前,长城汽车正在进行大量投资以推进氢基础设施技术的商业化,此次与H2M的合作正是计划的具体落实。通过入股H2M,长城汽车可以与德国领先的PPP氢能基础设施联盟合作并向其学习,这将有助于加速中国加氢站网络的部署。从而助推中国建立起具有竞争力、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加氢站基础设施网络。



长城汽车领导表示:“通过加入德国加氢站布局,长城汽车可以共享德国加氢站技术参数和实际运行数据,从而扩大长城汽车在中国国内加氢站网络规划中的话语权,争取在国内主导如“长三角氢走廊”等加氢站规划的地位;同时,为长城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CEV)进入德国市场做准备。”

面向全产业链,谋划新能源大版图

对于新能源研发,长城汽车已经投入达10年之久,累计资金超100亿元,已经建成电芯、机理分析、PACK、BMS试制试验室以及电池试制车间、试验中心、分析中心等。此外,长城汽车在韩国京畿道城南市和奥地利下奥地利州建立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

目前,长城汽车正在同步进行三个方向的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以及燃料电池汽车(FCEV)。已经拥有技术领先的Pi4平台,其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实现前驱、后驱及四驱的三种行驶功能,并具备延伸到纯电四驱平台、48V混动平台等架构模式的能力。并在此平台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SUV WEY P8;纯电动专属ME平台产品涵盖A00到A0级轿车、SUV以及商用车,目前已推出了新能源专属品牌欧拉的首款车型IQ;而首辆基于专属平台的燃料电池车型计划于2020年进行展示,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推出首支燃料电池车队,最终将于2025年正式向市场推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车型。



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长城汽车也进行了布局。今年9月28日,长城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亿新发展入股澳大利亚锂矿商Pilbara Minerals,并获得Pilgangoora锂矿项目部分产品的包销权。在对外合作方面,长城汽车更是引领自主品牌先河。今年7月10日,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正式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成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新公司将生产包括MINI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写在最后

国内在新能源方面一直偏重发展纯电动汽车领域,但今天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来看,也暴露出了种种短期难解决的问题。比如电池制造所需大量稀有资源不可再生,报废电池后期回收难处理难度大,并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我国电动车充电消耗的电大部分是煤电,对环境依旧有污染。

从这些问题来看,纯车动汽车应该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最佳选择或者唯一选择。而在这些问题上,除了国家政策一贯明确扶持多元化新能源发展外,行业权威性领导态度一直很明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曾表示,从资源的角度讲,我们国家要把如此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部押宝在纯电动车上是有风险的。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2020年纯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将完全撤出,但对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将保持一定强度的财政补贴。

作为一个年销超百万的自主品牌领军企业,要想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前提精准布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必不可少的。长城汽车同步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此次,长城汽车将与H2M密切合作,学习、分享国外先进同行在加氢站建设管理等经验,也有助力将来扩大长城汽车在国内加氢站网络规划中的话语权。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政府补贴扶持技术趋向成熟,全球车用氢能产业迈出实质性
  • 固态储氢技术列入国家研发计划
  • 丰田呼吁第二轮氢能解决方案的研究
  • 现代将在中国设立1亿美元氢基金 投资氢技术及设施
  • 高补贴成为商业化推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热度与尴尬
  • 全球车用氢能产业迈出实质性步伐
  • 中石化布局加氢站 氢燃料电池汽车热度再提升
  • 万钢强调应明确氢作为能源的定义,提出5点注意和5点建议
  • 万钢强调应明确氢作为能源的定义,提出5点注意和5点建议
  • 国家能源凌文出席日本氢能部长级会议
编辑推荐
中国氢能竞争格局分析:超10家央

2019-06-30

中国氢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9-03-31

中科大在《自然》发表成果 攻

2019-02-24

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和燃料

2018-11-14

《2017-2018中国氢经济发展年

2018-11-14

热点排行
  • · 上海嘉定打造“氢能港” 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体系
  • · 氢能或将整体带动汽车产业链转型发展
  • · 氢能产业规划已完成规划内容编制工作 即将上报国务院
  • · 中国煤炭报:国家能源集团入选国际氢能委员会首届董事会
  • · 国家电投与延庆区政府签署绿色氢能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 · 氢燃料电池的大爆发是投资新风口还是一时脑热?
  • · 国内首个太阳能燃料生产示范工程 10MW光伏制氢项目在甘肃兰州落地
  • · 氢燃料电池公交正加速推广应用!氢能或将整体带动汽车产业链转型发展
  • · 三峡资本与东方投资、成都创投发起设立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基金
  • · 权威预测: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接近10%
推荐阅读
  • · 中国氢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 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聚集效应渐成,电力央企研发占据先发优势!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