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供电公司变电工程处电缆敷设小记
4月15日,由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变电工程处负责施工的220千伏银龙变电气安装工程二次电缆进入最后敷设阶段。
当日上午8点,工作负责人周汝平即开展班前会交底工作,强调工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掉入电缆沟、防止被电缆支架擦伤。按照工程需要依次分工,一拨人负责统筹电缆的安放与顺序位置,一拨人均匀间隔下电缆沟拉电缆绑扎带,体格强壮宽大的在平地上拖电缆至转角指定位置。
“先去拿2×4的电缆盘,放直流电源柜的电缆。”周汝平师傅交代道。
“师傅,为什么要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放置对边的电缆?”小陈不解的问道。
“先放远处的电缆,再放近处的电缆,这样可使两组电缆之间的空隙减少,最终使得电缆排布走向整齐”,周师傅笑眯眯的解释。
“噢,那我知道后面的所有电缆该怎么放了,嘻嘻,师傅你放心,后面的电缆统筹排布我包了!”小陈满怀自信的拍着胸脯,周师傅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
随着工作的循序渐进,一根根电缆排列整齐的下沟上架。日渐当空,轰然而来的炎热逼得在电缆沟里曝晒的大伙汗流浃背,尤其是佝偻着身子把电缆依次穿进二次设备的二次穿线小能手们,更是在28度的烈日下大汗淋漓。
整个变电站弥漫着一股热火朝天的干劲儿,从东到西的电缆沟里,所有人像是被连成在一条电缆上的蚂蚱,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同拉同拽不停歇,井然有序地拉放电缆。
尘土飞扬,尤其是掀、合电缆沟盖板的时候,拖着的重电缆在平地上划出一路的扬尘,沟里的人反背抄起电缆,在挤窄的电缆沟里小心翼翼的蹒跚前行,尽量保证自己不被电缆支架磕着碰着,待电缆拉到极狭窄的地下埋洞时,弓着腰蜷着腿趴在电缆支架上将电缆往埋洞里送,以使电缆顺利穿洞而过。沟里的扬尘更是周身漫散,扑进眼睛里,糊在脸颊上。于是,师傅们往往一手传着电缆,一手用手背揉着眼睛大声地和电缆的另一头进行传话交待电缆位置。
“电缆到了吗?”小杨气喘吁吁的问道。
“还没到,再传!”
“再来,继续往前传!”保护室里的小陈高声喊道。
“够了,可以了,电缆往后回一点!”小薛拿住电缆准备穿洞进电源柜。
“不能一下子拉拽啊,否则我这边好不容易做的转角弯会被拽没了!”陈师傅高声叮嘱后面的人。
“回喽!回喽!”大伙一个接一个的唱着。
电缆沟里响起了一阵此起彼伏的号子声。
“把最后一个间隔5根2×4的直流电源线放好后,就可以把2×4的电缆盘收起来,下面准备两根放3×70的环供电源线,换电缆盘!”周师傅看着工作进度吩咐着下一步措施。
“师傅,为什么不换其他沟以便把2×4的直流电源线放完,而要换电缆盘?”小李疑惑道。
“长沟里人多,换沟费时费事,换电缆恰当!头尾两个间隔各一根3×70的交流环供电源线,放完继续放这条沟里剩下的电缆。”周师傅平静的将电缆的安放顺序及位置娓娓道来,“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电缆敷设不是一刀切的只按电缆清册来,要根据电缆数量及现场情况统筹安排敷设顺序。”
千条线,万根缆,本千头万缕、杂乱无章,此时,却如流水线上的一件件产品,一根根下沟上架进设备,直至自己的最终安放位置。
夕阳西下,保护室与室外一次设备连接的长电缆已慢慢放齐,电缆“纤夫”们放好最后一根电缆,绑好最后一个扎带,最后一次拍拍身上的各处泥土,跳出电缆沟,累却充实的向远方的家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