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聚焦|国企改革市场化 稳妥保障员工
原标题:2016两会看国企改革:市场化方向 稳妥保障员工
3月12日,2016年两会的“超级星期六”,“一行三会”和国资委新闻发布会在这一天密集召开。
在即将拉开的“去产能”大幕中,煤炭行业首当其冲,不仅因为国际煤价低迷、国内的环保加压、经济结构优化冲击了煤炭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很多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人员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可以说,“去产能”问题从一开始就与国有企业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越是困难重重,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就越是凸显。
厉以宁在3月1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昨天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提出,必须加快结构性改革。而结构性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更是当务之急。
国资委首席专家李锦则认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使命将重塑中国经济新格局。
国资委3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以“深化国企改革”为议题,在面对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国企改革“上热下冷”这样的观点,任国资委主任尚不“满月”的肖亚庆,给出了有力的回答:“顶层设计已经出台”、“改革措施有实质性步伐”、“重点难点问题初步进展”,同时也公布了未来的工作计划:“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规范董事会建设”、“推动中央企业调整重组”。不难看出,肖亚庆的记者会亮相,再次表达了国资委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国企向现代企业发展的决心和布局。
而对“去产能”可能带来的困难,中央则有着清醒的预判和充分的准备。
早在今年的两会召开之前,2016年2月29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曾经提到化解产能过剩将以煤炭和钢铁为切入点,而中央财政将会拿出1000亿资金用于职工安置。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提请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了这一点。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的同时,“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去产能”的决心和安置职工的措施,将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
3月13日,在召开发布会的第二天早晨八点刚过,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第一个走上“部长通道”,再次强调了“国企改革首先要确保现有员工利益,因此在改革中要多用兼并重组,少去破产清算。”
国资委首席专家李锦表示,从总理和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国企改革可以概括为一个方向,两个终点。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方向,两个终点是国有资本监管模式的“三层结构”和以“三个一批”为代表的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以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为原则。
- 众多电力央企前领导任中央企业
2021-01-03
- 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飞虎去向落
2021-01-03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国网旗下平高许继并入西电后,下
2020-12-25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