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储能产业规模化布局正当时

  2016-05-23 00:00:00    来源:中国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近来,储能很火。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大幅度提升、新一轮电改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提出,都为储能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完善、更加灵活的基础,同时,也促使储能市场逐渐成为刚需的环境。5月11~13日,在“储能国际峰会2016”会议期间,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储能市场环境逐步形成  

记者:储能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领域,近来业界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张静:近几个月,业界能深刻感受到,整个储能产业在进行大规模的布局。之前我们认为,安装1兆瓦、3兆瓦都是很大的量了,现在的布局都上升到十几兆瓦、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的量级,这的确很让我们吃惊。  

记者:国内外有哪些情况让您吃惊?  

张静:从全球2016年初的储能应用规划看,美国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规划的1.325吉瓦装机的储能项目绝对是在量级上的先行者,将在电力输配、辅助服务和用户侧方面发挥储能的作用。该项目已经部署415兆瓦,目前虽有一定的困难,但仍旧在跌宕起伏中前进。  

全球储能态势除了量级在加大,也不断有新的国家开始关注储能,如加拿大和意大利作为后起之秀也加入进来了,尤其加拿大于年初规划了装机50兆瓦的储能项目,目前已全部部署完毕。   

当然,国内的情况也很令人震撼。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储能厂商含合资公司在今年年初规划储能装机超过600兆瓦,目前已经部署75兆瓦左右,应用领域主要在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集中式风光电站储能、园区储能以及电力输配上。我们隐约感受到,我国储能市场将在2016年或2017年迎来一个爆发期。  

另外,基于近来储能市场待爆发的态势以及装机情况,我们对中国储能市场容量进行了预测,预测中不包含抽水蓄能。在常规预测下,2020年我国储能市场容量可达14.5吉瓦,如果辅之有更多的支持政策、电改的推动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助力,这一数据在理想预测下可达24.2吉瓦。  

记者:从中远期看,储能将呈现怎样的应用趋势?  

张静:以电力储能为例,以前的关注点是,储能在哪个领域,有哪些应用类型,有怎样的价值,但现在有所突破,一套储能系统无论安装在哪里,都可以被灵活调用。比如以安装在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储能为例,一方面可以满足自身的削峰填谷、计划出力跟踪等功能,同时也可在市场机制允许下,参与辅助服务,甚至在输配侧容量发生阻塞时起到缓解作用。  

另外,随着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市场的形成,储能是不是也可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直供的稳定输出呢?所以,现在要用储能灵活配置的思路来看待未来储能的应用,也就是能源互联网的思维。随着能源互联网市场的形成,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安装在输配侧、可再生能源并网、用户侧的储能有很大的应用,其实在电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以及交通领域的储能都可以是广义的储能,在整个供电环节起到调节作用。  

记者:国际市场对储能技术需求量也在增大,有哪些体现?   

 张静:在户用储能上,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引领潮流,但下一步绝不仅限于这些国家,像东南亚一些岛屿比较密集的地区都有望在储能应用上发力。虽然促进因素不同、需求不同,但以上四国在户用储能套数上增长快速,比如德国2015年有1.3万套,2020年预计增至15~20万套。  

调频市场方面,也出现了可喜成绩。美国率先做了调频相关的工作。韩国的目标非常激进,在2014年底、2015年年初时提出到2017年底完成500兆瓦的调频量,目前韩国已投运近250兆瓦。英国在今年一季度也开始了200兆瓦的招标。  

储能商业模式或在五年内建立  

记者:对于储能的商业化进展,业界有着不一致的声音。有的认为已经实现商业化了,有的认为任重而道远。您怎么看?  

张静:我们站在中立的立场认为,综合各种技术,现阶段储能的维护成本、工程建设成本和系统成本占比仍旧很高,储能的应用价值未得以完全实现。比如在风电场的储能上,储能在计划出力发挥较好的作用,但这其中储能的价值没法得到完全的体现,只能给予储能一定的奖励性价值。  

我们对各主流技术厂商成本数据跟踪调研发现,从2013~2020年,主流储能技术成本存在明显下降趋势,尤其在2015~2020年,储能成本将有70%乃至更大的降幅。我们不建议把各主流技术进行横向比较,因为往往看到的是生产成本或是报价,并非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但毫无疑问,储能的成本正在大幅下降。  

记者:既然储能的成本在下降,那么其价值是否有所体现呢?   

 张静:储能应用收益有“光伏+储能”“集中式风光电站+储能”“储能参与调频”等模式,仅以“光伏+储能”为例,当前储能的应用受益是通过峰谷电价差节省电费,存在的潜在受益有需求响应、延缓升级容量费用和参与电力辅助等。只要有相应的机制或有价格的体现,就可以实现潜在性受益。相信随着电改和能源互联网的推动,我们还是能欣喜地看到储能的美好蓝图的。  

记者:那么请为我们展望下我国储能市场的发展蓝图吧。  

张静:我们把2000~2010年看成是储能的技术验证阶段,实现累计装机2.4兆瓦,累计投运项目有11个。2011~2015年,属于储能的示范应用阶段,累计装机达105.5兆瓦,累计投运项目118个。我们展望2016~2020年,储能进入商业化初期,在此阶段,相信储能的政策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逐步理顺,多领域融合渗透,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储能的商业模式也会逐步建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超级电容器在储能产业中的地位和展望
  • 中电专访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储能产业
  • 破解风能过剩困境需要建立储能设施等协调机制 
  • 21家电力储能产业公司:涉及储能工程、储能电池等
  • 储能丨2020年我国储能装机有望达2400万千瓦
  • 预测称2020我国储能装机有望达24吉瓦
  • 大连供电公司:能源局批准大连将建全球最大化学储能电站
  • 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05.5兆瓦 占全球11%
  • 中国首座熔盐储能供暖项目7月9日正式启动
  • 动态丨第六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